合同违约责任追诉期是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违约纠纷起诉不适用追诉期,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合同违约纠纷而起诉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履行欠款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追诉期是刑事诉讼中的概念。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合同当中约定了履行期限的,一旦逾期即构成违约,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若合同中未约定履行期限或约定期限不明确的,双方可以补充约定履行期限,该期限到期后仍未履行,即构成违约。
-
侵权责任追诉期大约是多久
侵权责任不适用追诉期,但其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处理。
2021.04.19 96 -
违约金追诉期是多久
合同产生的纠纷赔偿违约金是属于民事纠纷,并不适用追诉期的规定,而是适用《民法典》规定的诉讼时效,违约金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
2021.01.31 98 -
合同追究违约责任的期限
合同追究违约责任的期限一般为三年。合同追究违约责任的情形一般适用于普通诉讼时效,即合同一方当事人可以自知道对方当事人违约事由之日起三年内,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索要相应赔偿。同时该种情形还适用于二十年最长诉讼时效保护期间。
2021.01.31 204
-
合同追究违约责任的期限是多久
合同追究违约责任的期限3年,一般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有特殊情况的,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2-07-23 15,340 -
合同违约责任法定追究期限是多久
合同违约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
2022-06-04 15,340 -
合同违约追诉期多久
合同违约纠纷起诉不适用追诉期,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合同违约纠纷而起诉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
2022-10-12 15,340 -
2022年合同追究违约责任的期限是多久
1、合同追究违约责任的期限3年,一般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受理,有特殊情况的,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法律依据:
2022-12-09 15,340
-
01:01
合同没有违约责任违约如何追责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责任,如果对方当事人出现违约行为的话,当事人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追究对方的责任:1、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2、要求对方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3、要求对方赔偿当事人实际的损失。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想要对方承担第三项违约责任,也就是
954 2022.04.17 -
01:22
合同法逾期违约责任
逾期违约责任主要有以下: 1、违约方没有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给另一方造成了多大的损失,就赔偿给另一方造成的这个损失金额。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不足以赔偿,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还要赔偿相应的损失。 2、当事人不履行或逾期履行,可以按合同约定的逾期赔
1,475 2022.04.15 -
01:08
合同违约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违约是指违反合同债务的行为,亦称为合同债务不履行。这里的合同债务,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又包括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还包括根据法律原则和精神的要求,当事人所必须遵守的义务。仅指违反合同债务这一客观事实,不包括当事人及有关第三人的
1,6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