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罪都有哪些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重婚罪的犯罪构成条件包括: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 重婚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在有合法配偶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所构成的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的认定标准: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与原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没有登记确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而重婚,此即为先法律婚后事实婚型。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 1、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 犯重婚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重伤鉴定标准都有哪些
根据相关的规定,重伤的鉴定标准包括: 1、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 2、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其他器官机能的; 3、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重伤是指使人体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
2022.11.07 233 -
重婚罪量刑标准有哪些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
2020.12.11 110 -
重婚罪有哪些认定标准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 1、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3、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
2022.03.26 173
-
刑法重婚罪都有哪些标准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个法律婚的重婚。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登记结婚,有重婚者欺骗婚姻登记机关而领取结婚证的,也有重婚者和登记机关工作人员互相串通作弊领取结婚证的。 2、与原配
2023-05-08 15,340 -
重婚罪立案标准都有哪些
1、我国法律当然还有重婚罪,只不过是很少事实婚姻,被定罪的就很少。2、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3、根据刑法第258条规定,下列两种情形之一,应当立案:(1)有配
2022-03-24 15,340 -
重婚罪认定标准都有哪些
一【重婚罪的基本认定条件】构成重婚罪的条件有两种情形,符合其中之一,视为重婚罪:【1】没有离婚又与他人结婚的情形:这种情形是针对已婚涉案人而言的。【2】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情形:这种情形是针对涉
2022-04-26 15,340 -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都有哪些?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 1、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3、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
2022-05-01 15,340
-
01:16
重婚罪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婚姻法及相关规定,重婚罪针对的是已婚者和相婚者,也就是小三也能构成重婚罪。具体而言,既包括了已经有配偶的人与他人重婚,又包括了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其以夫妻名义生活的行为。构成重婚罪的,受害人也就是被出轨的配偶方,可以向当地的公安机关
1,218 2021.04.25 -
01:04
重婚罪量刑标准
重婚罪,即有配偶又与别人结婚,或者明明知道别人有配偶,还与之结婚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有配偶”,就是指男有妻、女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没有经过法律程序解除,还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为配偶一方去世,夫妻关系
1,291 2022.04.17 -
01:03
诈骗罪定罪标准有哪些
用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以私自占有的目的,而故意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我国刑法对于诈骗罪的定罪标准为: 1、诈骗金额达到较大的标准,即诈骗个人财物为两千元至四千元的情形,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2,55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