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承担保险责任时一定是受益人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是。险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中,接受保险合同利益的人。受益人是由被保险人指定的,并载入保险合同。在购买人身保险时,如果没有指定身故受益人,保险的身故受益人会默认为法定受益人。在被保险人身故后,法定受益人享有请求保险金的权利。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合同,由第三人承担债务时,可证明债权人已经同意由该第三人履行债务,债务承担合同即应有效。而原债务人因此免除债务,对其并无不利,所以一般不会予以反对。即使反对,因第三人自愿代其履行,债权人也愿意接受,自无使债务承担合同归于无效的必要。但在有偿的债务承担中,因第三人履行债务后享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或者消灭自己对于债务人的债务,则可能影响债务人的利益。例如原债务人负有向债权人交付某种货物的债务,第三人另以同种类货物代其履行,即可能造成原债务人的货物积压;原债务人事后向第三人履行可能较向债权人履行更为不利等。在这些情况下,债务人可以向该第三人提出异议,并可对抗该第三人对自己的求偿请求权。在实务上,处理时应使该第三人就债务承担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以保护债务人的利益不受债务承担的影响。
-
担保人承担责任时效
担保人承担的责任时效是担保期间内。如果债权人未在担保期间内要求担保人承担责任的,担保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期间一般是当事人约定的期间;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是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的六个月内。
2021.01.31 152 -
担保人受委托多长时间不承担担保责任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2021.03.03 136
-
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承担保险责任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投保方的法律责任,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在保险活动各个阶段所实施的违法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国《保险法》第一百三十八条,根据投保方在保险活动中所处的地位,针对近年来投保方违法行为的特征,主
2022-02-15 15,340 -
保险法定受益人是遗产吗
不是。险受益人是指人身保险中,接受保险合同利益的人。受益人是由被保险人指定的,并载入保险合同。在购买人身保险时,如果没有指定身故受益人,保险的身故受益人会默认为法定受益人。在被保险人身故后,法定受益人
2022-10-15 15,340 -
保险人和受益人之间在保险金额上不一致时,保险人如何承担保险责任
人身保险合同。人寿保险合同大都为定额给付型的保险合同。由于人的寿命和身体是无法用一定数额的金钱来衡量的,而且人身保险的某些险种只能以定额方式承保,当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并不
2022-02-28 15,340 -
保险受益人是遗产接受者吗
保险受益人不是遗产接受者,两者在法律上有本质区别。保险保的是其人本身,保的是人而非财产,不具有财产属性,所以也就不存在夫妻共同财产的说法,因为人的个体独立,人身上的东西只能由其本人享有,而保险保的就是
2022-03-28 15,340
-
00:59
担保人死亡继承人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担保人死亡继承人需要承担责任。继承人应当在在所继承遗产的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
2,820 2022.04.17 -
01:11
担保人需承担哪些责任
担保人又称保证人,根据我国现行的的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相关规定,在不同的情况下,担保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具体有:民事责任、民事连带责任、保证责任以及赔偿责任。 担保人承担的保证责任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债务人所欠债务到期不能清偿时,其
10,032 2022.04.17 -
01:01
口头承揽人受伤谁承担责任
口头承揽人受伤,一般会让承揽人自己承担赔偿责任。 通常情况下,定作人对其自身损害无需承担责任,定作人不需要赔偿其损失。 但是如果承揽人的损失是因为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而造成的,那么定作人需要赔偿相应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1,69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