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人被威胁了,法院会采取哪些措施,给予行政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开庭审理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诉讼法》规定: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
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被告案件应收取哪些费用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注:行政赔偿案件不收费。
2020.09.22 109 -
有哪些被采取了强制措施
刑事强制措施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如果被公安机关限购人身自由后,就属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具体有:1.交纳保证金。对犯罪嫌疑单位或被告单位可以参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至第五十六条的规定采取财产保证金的方式。如果单位在交纳保证金之后有违反刑事
2020.08.04 180 -
被法院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会被判刑么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不一定会被判刑。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应当先由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进行侦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撤销案件;认为构成犯罪的,则向检察院移送审查,检察院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应退回侦查机关,并解除相应强制措施;认为构成犯罪
2020.02.12 113
-
民事诉讼被告人不出庭会产生哪些后果,民事诉讼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民事诉讼,被告提供答辩书而不出庭,除法庭规定必须出庭(如离婚案件)之外,可以不出庭,但是不出庭就是放弃当面质证和辩论的权利,其后果是增加败诉的可能。质证是指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及第三人在法庭的主持下,对
2022-03-06 15,340 -
民事诉讼执行中,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能力履行,法院会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对方确实无履行能力,在法院穷尽执行方法后,可由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等以后对方有履行能力,或发现对方有财产后,可再向法院申请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在执行中不自觉履行的,可由法
2022-02-10 15,340 -
民事诉讼中被告提供假证据的行为人民法院采取的处理措施是什么样的
如果被告提供假证据,属于违法行为。当事人可以向法院反应相关情况,法院会依法给与惩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2022-02-12 15,340 -
人民法院发出离婚诉讼,如果被告不出庭,法院会采取哪些强制措施?
对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人民法院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对其采取拘传的强制措施。必须到庭的被告,一般指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劳动报酬案件和婚
2022-01-23 15,340
-
00:46
被别人威胁了应该怎么处理
被别人威胁了,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一般可以让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如下: 1、威胁他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会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通常会让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后再交由法院审判,犯罪嫌疑人会
4,894 2022.04.17 -
01:05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对临时监护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采取委托亲属抚养、家庭寄养等方式进行安置,也可以交由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或者儿童福利机构进行收留、抚养。临时监护期间,经民政部门评估,监护人重新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民政部门可以将未成年
4,453 2022.05.11 -
00:59
违法行为在几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违法行为在两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上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
3,9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