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如何有效地避免定金合同纠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定金在签定合同前收取不平等 定金的主要功能履行合同和证明合同,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定金是在合同签定后才收取的。但时下的购房定金,却是在正式的商品买卖合同签订之前缴交的,反而成了合同签订和成立的前提条件。 就一般商事合同来说,由于交易双方对信息的掌握是基本均等的,因此,一般商事合同在订约前收取定金有其合理性基础,但是,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很难做到消费者与开发商交易信息的均等,消费者大多都是在不了解房屋全面信息的情况下完成购房程序,因此,尽管开发商存在非根本性违约的情形,消费者仍然不得不接受不公平的交易,其权益有无保证是建立在开发商的良心之上。因此,定金的收取是有失公平合理的。 2、定金该收但要有预售证 拿购房定金来说,购房定金是属于我国民法典中的“立约定金”,其功能是督促合同的签订,因此它的存在是合法的。在交纳定金后双方都要按照合同的规定来执行,作为发展商一定要具备了预售证才可收取定金,否则,收取的定金不具有法律的效力。对于交纳定金应该制作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如规定一定的期限,超过期限则发展商不再归还购房者定金,因为发展商在等待购房者认购过程中也付出了一定的成本。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了解关于定金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地避免定金合同纠纷。定金是作为债权的一种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有效地避免定金合同纠纷需要注意审查主合同的效力,主合同无效,定金合同无效;注意明确款项的性质,写明“定金”字样;注意主合同与定金合同主体应当一致;注意定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专利纠纷应该如何避免
避免专利纠纷有以下几点:一是使用他人专利前,需要经过权利人的许可,并向其支付使用报酬;二是不冒充他人专利,否则需要承担民事、行政以及刑事责任;三是不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未经权利人许可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侵权产权等。
2020.04.09 141 -
租房应该如何避免纠纷
避免常见租房纠纷如下: 1、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2、承租人转租时应当征求出租人同意; 3、合同中应当约定提前退租事宜,并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2021.03.18 172 -
应该如何避免合伙买房纠纷
避免合伙买房纠纷: 1、弄清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的区别; 2、签订书面协议; 3、银行借款详细约定; 4、购房前需公证协议; 5、协议中详细明晰权责。
2020.07.01 120
-
该如何有效地避免定金合同纠纷
1、定金在签定合同前收取不平等 定金的主要功能履行合同和证明合同,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定金是在合同签定后才收取的。但时下的购房定金,却是在正式的商品买卖合同签订之前缴交的,反而成了合同签订和成立的前提
2023-06-01 15,340 -
如何有效地避免定金合同纠纷
1、定金在签定合同前收取不平等 定金的主要功能履行合同和证明合同,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定金是在合同签定后才收取的。但时下的购房定金,却是在正式的商品买卖合同签订之前缴交的,反而成了合同签订和成立的前提
2023-06-25 15,340 -
能如何有效地避免定金合同纠纷
1、定金在签定合同前收取不平等 定金的主要功能履行合同和证明合同,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定金是在合同签定后才收取的。但时下的购房定金,却是在正式的商品买卖合同签订之前缴交的,反而成了合同签订和成立的前提
2023-06-17 15,340 -
如何有效避免定金合同纠纷
1、定金在签定合同前收取不平等 定金的主要功能履行合同和证明合同,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定金是在合同签定后才收取的。但时下的购房定金,却是在正式的商品买卖合同签订之前缴交的,反而成了合同签订和成立的前提
2023-06-21 15,340
-
00:57
单位如何发放抚恤金避免纠纷单位发放抚恤金避免纠纷的方式如下: 单位发放职工逝世的抚恤金、丧葬费等费用,一般应由死者的配偶领取; 配偶已去世的,由死者的子女领取; 死者未婚的,由其父母领取。家属之间因为死者遗产分配的争议,可以明确告知他们,企业无权干涉家属的遗产分配问
3,572 2022.05.11 -
00:55
合同纠纷起诉地点如何确定合同纠纷的起诉地点,应当根据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进行确定。当事人因合同纠纷去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进行管辖,合同履行地应当根据合同的内容进行确定,双方当事人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
1,427 2022.04.17 -
01:17
房地产合同纠纷如何解决房地产合同纠纷,首先应当由争议双方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应按照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解决。如果合同约定争议交仲裁机关裁决,应当遵守合同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如果合同未约定仲裁条款或仲裁条款无效,则应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房地产所
5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