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一房多卖的购房者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房产商又将该房屋卖给第三人,导致不能按期交房,是对房屋买卖合同的严重违约,应当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如果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的,则要承担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房产商又将该房屋卖给第三人,导致不能按期交房,是对房屋买卖合同的严重违约,应当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如果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符合《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的,则要承担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
遭遇开发商一房多卖购房者的维权: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的规定。可先与开发商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将开发商起诉至法院。
-
遭遇一房二卖时购房者怎么维权
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权利义务对等的基础上,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以实现互利互惠的经济利益目的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法律上,合同当事人是平等主体,没有高低、主从之分,不存在命令者与
2020.01.30 121 -
如果购房者遭遇一房多卖购房者要如何处理
如果购房者遭遇一房多卖购房者处理情况判断: 1、一方已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房屋归先办理产权登记的一方所有; 2、未办理产权登记的,一方办理预告登记的,产权归预告登记的一方所有; 3、双方或多方未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不办理预告登记手续,房屋归
2022.06.17 161 -
遭遇一房二卖时购房者怎样维权
遭遇一房二卖的维权: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若是请求遭到拒绝,则可以向人法院提起诉讼。
2021.02.16 118
-
遭遇一房多卖购房者的怎么办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房产商又将该房屋卖给第三人,导致不能按期交房,是对房屋买卖合同的严重违约,应当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如果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的,则要承担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
2022-06-02 15,340 -
遭遇一房多卖购房者的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房产商又将该房屋卖给第三人,导致不能按期交房,是对房屋买卖合同的严重违约,应当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如果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的,则要承担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
2022-06-07 15,340 -
遭遇一房多卖购房者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后,房产商又将该房屋卖给第三人,导致不能按期交房,是对房屋买卖合同的严重违约,应当承担合同违约责任;如果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解除条件的,则要承担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
2022-07-02 15,340 -
购房者遭遇一房多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规定:担保数额不超过请求保全数额的百分之三十;申请人可以以财产保全责任险合同的方式为财产保全提供担保,即向保险公司投保财产保全责任险,
2022-08-09 15,340
-
01:27
自家商用的住房遭遇拆迁怎么补偿
自家商用的住房遭遇拆迁时,政府拆迁部门应当给予以下补偿:1、房屋价值补偿;2、临时安置补偿;3、搬迁费补偿;4、搬迁奖励、补助。就上述补偿,政府拆迁部门应与被拆迁人协商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确定具体的补偿方式和补偿金额。自家商用的住房遭遇拆迁时
927 2022.04.17 -
01:17
遭遇家庭冷暴力怎么办
家庭冷暴力也是一种能够极度损坏家庭和谐关系的行为。如果对方长期对自己实行冷暴力,语言上辱骂、生活中不理不睬,建议及早与对方解除婚姻关系,结束这种畸形的夫妻关系。但是实际上,婚姻法并没有对家庭冷暴力作出明确的限制。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只
1,832 2022.04.17 -
01:25
自家商用的住房遭遇拆迁要怎样补偿
自家商用的住房遭遇拆迁,补偿的种类如下: 1、停产停业损失: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根据实际经营损失,也可以酌情包括预期的经营损失。对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业停产期限等因素来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
793 202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