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分析 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为: 1、债务人免除履行债务的义务。在合同之债中,债权人可因债务人的履行不能而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害赔偿。债务人应负因履行不能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债务人免除履行原债务的义务,且不承担债务违反的法律责任。债务人不及时通知使债权人因此受到损失或者使损失扩大的,债务人应负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自始履行不能的有效合同,不能是否可归责于债务的事由,债务人均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债务人的实际履行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此外,若违约人的行为构成犯罪,违约人依法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2、因可归责于债务人的事由致使合同全部不能履行,债务人应免除实际履行责任,但应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可依法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 1、因一方过错导致合同履行不能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过错方承担违约责任; 2、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履行不能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
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合同履行不能的法律后果是若是自始履行不能的,违约人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应免除违约人的实际履行责任。因可归责于违约人的事由而致合同履行不能,违约人可解除不能履行部分的实际履行责任。
2021.04.11 164 -
-
不完全履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不完全履行的法律后果主要是:瑕疵能补正的,债权人有权拒绝接受有瑕疵的履行,并要求债务人补正,因补正标的物导致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债务人应负迟延履行的责任;瑕疵不能补正时,债权人有权拒绝受领标的物,并可以解除合同,要求损害赔偿。
2021.02.13 156
-
不履行探视权后果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不履行探视权原则上没有严重法律后果,只是可能会不利于其与子女的感情培养。如果是因直接扶养人阻挠而无法履行的,则探视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主张排除妨害。
2023-09-18 15,340 -
不履行合同法律后果,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距离合同约定的日期届满,一方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包括: 1、对方当事人有权解除合同; 2、承担违约责任; 3、守约方有权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 4、在双务合同中,合同一方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
2023-08-07 15,340 -
延迟履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延迟履行的法律后果是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比如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若是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2023-10-15 15,340 -
合同不能履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合同不能履行的法律后果为: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变更合同内容或者解除合同。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致合同之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显失公平,允许变更合同内
2022-05-25 15,340
-
01:14
合同不履行的法律后果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之后,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其中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双方事先约定的要求,这时候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向对方主张违约责任。如果对方的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是对方拒绝履
1,604 2022.04.17 -
01:12
不履行合同什么后果不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如果没有合法的抗辩事由,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换句话说,不履行合同的行为,属于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具体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承担以下的民事责任:继续履行合同的责任
588 2022.06.06 -
01:14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是什么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关于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凡是以虚构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并涉嫌妨害到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管制,并予以罚金处罚;导致严重的情节,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28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