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费抚恤金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丧葬费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抚恤金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第四十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27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丧葬费按照上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计算为六个月的总额。抚恤金、烈士抚恤金、因公牺牲抚恤金,为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为本人死亡前40个月的基本工资或者基本退休费用。丧葬费等于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乘6个月。
-
丧葬费抚恤金规定如何计算
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的本人工资(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发放,用于供养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
2020.12.21 424 -
浙江丧葬费抚恤金
浙江丧葬费抚恤金如下:1、不论去世的浙江退休人员生前缴纳了多久的养老保险、领取了多久的养老金统一发放4000元;2、抚恤金的计算标准则是根据去世人员生前累计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限有所不同。缴费不满1年的发放2000元;缴费1到15年
2021.11.17 2,338 -
抚恤金丧葬费的分配法律规定
职工因交通事故残废……除了肇事单位根据肇事人所负责任大小发给一定补偿费之外,原单位仍应按照劳动保护条例规定发给抚恤费。丧葬费一般就是办理老人的后事支出了,谁支出了,谁享有该费用。抚恤金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一般是死者是亲属之间,有权享有,但主要
2020.08.25 925
-
丧葬费的抚恤金规定
遗属领取丧葬费需要带死者的遗体火化证明,遗属和死者关系的证明或证件(一般为户口薄或结婚证),交给死者原单位人事部门,原单位会为遗属到当地人事局工资管理部门或社保局填表盖章送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
2021-03-06 15,340 -
丧葬费抚恤金
死者单位给付的丧葬费是对死者亲属处理丧葬事务的一种经济帮助,它是用于解决死者家属在殡葬花销时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对死者安葬是近亲属或遗产继承人应尽的义务,也是我国社会公序良俗的道德要求,让死者安息也是对
2022-04-17 15,340 -
丧葬费抚恤金标准规定
丧葬费和抚恤金的标准每个地方都不一样。需要参照地方的文件。另外,1、企业退休职工在家死亡的亲属带上户口本,死者身份证,医保两证一卡(卡要全部消费掉,卡交上去,就不发回来了),火化大厅开据的三张收据到死
2022-02-18 15,340 -
抚恤金和丧葬费
本人办理多起类似案例,广东省从去年9月1日已重新调整死亡的各项赔偿金额,不知单位是否给他买了工伤保险,如买了工伤保险的话,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请律师,该多少就是多少,社保基金按律支付。如未购买工伤保险,建
2022-05-03 15,340
-
01:36
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标准是多少?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标准是: 1、因工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20个月基本工资; 2、因病死亡的一次性抚恤金本人10个月基本工资; 3、丧葬费标准:因病4000元。因工5000元; 4、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非农户一人月补助210元。二人以上
8,775 2022.04.17 -
01:22
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和抚恤金大概是多少钱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费和抚恤金大概是多少钱,应当根据退休人员领取的地点进行确定。 法律明确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至于遗属可以领取多少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应当由各省的人民政府按照当
9,629 2022.06.22 -
01:11
新丧葬费标准新丧葬费标准如下:丧葬费是上年度本省城镇居民月可支配收入的2倍,因此,从2021年9月1日开始,丧葬费就等于2倍的当地月可支配收入。从以往各地区标准不统一,有的包干,有的挂钩,最终实现了与当地月支配收入相挂钩的统一模式,更加清晰、明了,也更
4,54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