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合同欺诈赔偿标准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1。购房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二、购房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将该房屋出售给第三人;三、订立购房合同,出卖人故意隐瞒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的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四.订立购房合同时,出卖人故意隐瞒出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实;五、订立购房合同时,卖方故意隐瞒所售房屋 已出售给第三人或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司法解释》第九条 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车位合同欺诈的赔偿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标准,但可以根据因欺诈造成的损失来确定。被欺诈方可以请求撤销或者变更合同。请求撤销合同的,可同时要求欺诈方赔偿因为签订、撤销合同给被欺诈方造成的损失。请求变更合同的,可以要求变更合同价款、期限等欺诈方在合同之外承诺给被欺诈方的一些利益,同时仍可要求进行赔偿。
欺诈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1、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有约定的,可以按照约定进行赔偿; 2、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没有约定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
-
欺诈合同违约赔偿标准是多少
法律上对此无明文规定,只规定了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
2021.04.27 736 -
房屋合同欺诈赔偿标准是多少
国家法律中没有统一规定合同欺诈的赔偿标准。合同欺诈的赔偿标准是根据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的,合同欺诈行为的侵权民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可以由受害人主张,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实现减少受害人“财产的损失
2022.07.02 305 -
车位合同欺诈赔偿标准是多少
停车位合同诈骗的赔偿没有法律标准,但可以根据诈骗造成的损失来确定。受骗方可以要求解除或者变更合同。提出解除合同请求的,欺诈人可以同时要求欺诈人赔偿因订立或者解除合同而遭受的损失。合同变更的,欺诈人可以要求变更合同价款、期限以及欺诈人在合同外
2021.03.29 621
-
欺诈合同赔偿标准是多少
1、合同欺诈行为有三方面的法律责任 侵权民事责任; 违法行政责任; 犯罪刑事责任。 2、有侵权损害事实。 3、欺诈行为具有违法性。 4、欺诈行为是损害事实的原因。 5、合同欺诈的认定 冒充合格主体资格
2022-08-19 15,340 -
欺诈合同赔偿金标准多少?
欺诈合同违约赔偿标准: 1、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有约定的,可以按照约定进行赔偿; 2、如果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没有约定的,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进行赔偿。
2021-08-17 15,340 -
车位合同欺诈赔偿标准是多少
我国法律对于车位合同欺诈赔偿的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一般根据因欺诈造成的损失来确定,被欺诈方可以请求撤销或者变更合同,同时要求欺诈方赔偿因为签订、撤销合同给被欺诈方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2-05-11 15,340 -
劳动合同欺诈赔偿标准多少
用人单位有欺诈行为,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确认无效,劳动者已支付劳动报酬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此外,工龄每增加一
2021-12-25 15,340
-
01:18
合同欺诈赔偿标准
合同欺诈的赔偿标准,可参照以下标准来衡量: 1、没有导致损害后果的,消费者可让销售方按照其所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费用;增加赔偿的费用不足五百元的,最低为五百元。例如,购买的商品价格是五十元,按三倍赔偿,增加赔偿的金额
1,400 2021.04.25 -
01:14
消费欺诈赔偿标准
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
2,049 2021.04.25 -
02:21
欺诈合同可以三倍赔偿吗
对于因欺诈订立合同的法律后果,存在如下情形: 1、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该合同无效,对合同订立无过错一方有权向过错方主张缔约过失责任以弥补信赖利益损失; 2、以欺诈方式订立的一般合同,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属于可撤销
3,04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