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专利侵权行为中的举证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四条下列侵权诉讼,按照以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一)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由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二)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加害人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四)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五)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过错或者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六)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产品的生产者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七)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由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八)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有关法律对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六条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第七条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依本规定及其他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以医疗纠纷的举证责任来说,最高人民法院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其第四条中将医疗侵权诉讼列入8种特殊侵权诉讼之一,从而使医疗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承担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不少人对“举证责任倒置”有很大误解,以为“今后病人打医疗官司容易了,可以不用举证,举证是医院的事。”一些医务人员也沮丧地说:“今后发生医疗事故,医院要承担举证责任,举证不利就要败诉,这医生太难当了,医院的压力太大了。”把医疗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说成是单纯“由医院举证”,患者一方“无需举证”,这实乃误解!它与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本意相距甚远,也有违民事诉讼的基本常识。如果遇有医疗侵权纠纷的患者按照这种理解去参加诉讼活动,那可真要悔之晚矣!所谓“举证责任倒置”,其实是民事诉讼法学在划分举证责任分担原则时使用的一个学理概念,它相对于“举证责任顺序”而言。“倒置”与“顺序”,顾名思义,犹如我们数数时的“倒数”或“顺数”。在民事诉讼活动中,通常举证责任的分担是“顺序”的,即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先由原告举证,被告反驳时再作相反的举证,原、被告分别对其举证承担相应责任。但对于法律规定的一些特殊的侵权诉讼,当原告方提出侵权事实后,被告方若否认就应按照法律规定承担举证责任,这就是所谓的“举证责任倒置”。首先应当清楚,“举证”与“举证责任”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行为;后者则强调举证行为的责任,举证不利就要承担败诉后果。诉讼当事人的举证行为,取决于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承担原则;反之,举证责任承担原则决定着诉讼当事人的举证行为。按照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民事诉讼举证责任承担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从诉讼实际来看,诉讼当事人的任何一方都会有自己的诉讼主张,因而,在任何民事诉讼中,都不可能仅仅由一方当事人来举证,也不可能发生举证责任完全由一方来承担的情况。“举证责任倒置”,实际上是法律规定对举证责任的一种分配方式,也是诉讼当事人对举证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况下,相关诉讼当事人(通常是被告方)所承担的举证责任是特定的,即对法律规定的特定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是关键的,即与侵权构成直接相关;是部分的,即对于整个诉讼活动来说并不是全部的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在法定由相关当事人(被告方)承担举证责任的事实之外,对其余的事实,仍然由当事人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来承担举证责任。同时,即便是在“举证责任倒置”后,对法定由相关当事人(被告方)承担举证责任的事实,如果对方当事人(原告方)提出反驳,也需举证并承担举证责任。以医疗侵权诉讼为例,根据最高法院的规定,医疗机构是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不存在医疗过错”这一部分承担举证责任。那么,除了这一部分“特定”的事实之外,对于其他需要法庭查明的事实,依然要按照“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例如患者一方,至少要对其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受侵害事实、要求赔偿的事实依据等承担举证责任。同时,即便是对法律规定的由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的“特定”事实,如果患者一方提出反驳,也要就反驳的事实举证,即提供与医疗机构相反的证据。当然,“举证责任倒置”与“举证责任顺序”的法律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举证先后顺序的改变,重要的是,它明确了在特殊侵权中对特定事实的举证主体和责任承担,这意味着,对特定事实负有举证责任的诉讼当事人(被告方)如果不能提供有效证据并加以有说服力的证明,就有可能产生败诉的结果。就此而言,“举证责任倒置”的侵权诉讼,相应加大了被告方的诉讼风险。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考虑到在一些特殊的侵权诉讼中,确定过错和侵权构成的重要证据,往往是由被告方掌握着,原告方获得这些证据有一定困难,因而由被告方对某些特定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有利于查明真相,正确判案,也能更好地体现公平与公正。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专利侵权有2个要件: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形式要件一般是指,符合专利法的组成要件: 1、实施行为涉及的是有效的专利; 2、实施行为必须没有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或授权; 3、必须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4、实施了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侵犯涉案专利的侵权行为。对于行为人是否主观故意并不是形式要件。
判定专利侵权行为,可以通过其是否未经权利人许可和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进行判断。《专利法》规定,专利侵权行为包括有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
医疗行为侵权举证责任如何认定
在医疗行为侵权的案件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即推定院方是存在过错的。此时院方的举证责任就是需要作出自己在实施医疗救治的过程中不存在过错的证据,如果无法举证的,或者证据不足的,将默认医疗事故成立,需要承担医疗事故责任。
2020.03.08 162 -
民事侵权举证责任如何认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民事侵权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是依据具体案情才能确定举证的责任,如果是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的侵权,由被告人负责举证。
2020.12.17 221 -
专利侵权纠纷的举证责任应如何分配
专利侵权纠纷的举证责任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由人民法院收集证据。例外情况是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提供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
2020.04.20 132
-
如何认定专利侵权举证责任
民法典对专利侵权纠纷的举证责任应如何分配没有作出规定,而在实践中专利侵权纠纷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被告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不承担侵权责任。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
2022-06-30 15,340 -
专利侵权行为中的过错责任怎么认定如何认定专利侵权
依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销售或使用者只有符合“不知道”且“来源合法”时,才可以免除赔偿责任,但仍然构成侵权,应承担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的责任。也就是对善意的销售或使用者来说,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适
2022-05-09 15,340 -
专利侵权行为中的过错责任如何认定
依专利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销售或使用者只有符合“不知道”且“来源合法”时,才可以免除赔偿责任,但仍然构成侵权,应承担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的责任。也就是对善意的销售或使用者来说,停止侵害和消除影响适
2022-04-12 15,340 -
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如何认定专利侵权行为中的侵权责任行为
一般民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通常包含4个方面:违法行为、损害结果、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主观有过错。对于专利行为的侵权责任,其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侵犯的对象应当是在
2022-02-15 15,340
-
00:58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何处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处理办法如下: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2、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
1,728 2022.09.06 -
01:16
专利侵权行为有哪些专利侵权行为指的是行为人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或假冒他人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有:1、行为人故意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2、行为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行为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
1,635 2022.04.15 -
01:24
什么是专利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指的是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或假冒他人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有:1、行为人故意制造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2、行为人使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3、行为人许诺销售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
1,61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