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什么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公司资金; (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六)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挪用资金;公司资金以个人名义或别人的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违反公司章程或者与公司签订合同或者交易。
作为公司的董监高人员,不得实施有损公司利益的相关行为,具体如下: (一)挪用公司资金; (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六)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什么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以下行为: 1、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2、擅自与本公司订立合同; 3、为了自身利益,擅自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回扣; 4、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2020.05.01 156 -
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哪些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几种行为: 1、侵占公司的财产; 2、挪用公司资金; 3、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4、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 5、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2020.05.02 139 -
企业管理人员不得有哪些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公司资金; (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四)
2020.06.22 154
-
哪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公司资金; (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
2023-01-02 15,340 -
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什么行为
根据《公司法》第149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禁止性行为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得挪用公司资金; (2)不得将公司的资金以个人名义或者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3)未经同意,不得擅自将公司
2022-06-14 15,34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什么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公司资金; (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
2022-11-20 15,34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什么行为
作为公司的董监高人员,不得实施有损公司利益的相关行为,具体如下: (一)挪用公司资金; (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
2022-11-26 15,340
-
00:59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于2011年3月31日,经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25号发布。该《办法》分总则、申报管理、资产损失确认证据、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附则8章52条,自20
2,703 2022.04.17 -
01:10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纳税人需要在银行开设关于结算的账户; 2、需要独立建立纳税的账簿,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表; 3、纳税人可以独立计算自负盈亏。 通常,企业所得税会把企业分为:居民
1,928 2022.04.17 -
01:00
竞业限制人员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也就是说,竞业限制协议签订双方可以自行约定竞业限制期限,但是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在约定的期限内,用人单位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
2,37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