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审理期限是什么意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行政案件办理期限,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的。人民法院在审理普通行政案件的是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职权行为。行政诉讼程序的引发,虽然必须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为前提,但仅有起诉没有人民法院的立案受理,行政诉讼程序仍然无从开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与人民法院的受理的结合,才构成行政诉讼程序的开始。无论是对行使诉权寻求司法保护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言,还是对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来说,受理这一诉讼行为的意义都十分重要。
-
受理行政案件是什么意思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职权行为。行政诉讼程序的引发,虽然必须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为前提,但仅有起诉没有人民法院的立案受理,行政诉讼程序仍然无
2020.05.13 190 -
-
审理期限是什么意思
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审理期限的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审理期限是法院从受理案件后,到审结为止,法律所允许的最长时限,法院必须在审理期限内作出裁判。在民事案件中,普通程序是立案之日起六个月。简易程序是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在刑事案件中,公诉案件的审
2022.04.13 4,396
-
行政案件审理期限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以下案件,应当在结案后15日内向上一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备案:(一)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督办的案件;(二)指定管辖的案件;(三)在本行政区域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四)向司法机关移
2022-01-30 15,340 -
审理期限是什么意思
审理期限是法院从受理案件后,到审结为止,法律所允许的最长时限,法院必须在审理期限内作出裁判。
2022-06-03 15,340 -
审理期限是什么意思?
是指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立案或刑事诉讼收到人民检察院案件的次日起至宣告判决、裁定或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遵守的期限。
2022-08-21 15,340 -
受理行政案件是什么意思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的职权行为。行政诉讼程序的引发,虽然必须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为前提,但仅有起诉没
2022-07-12 15,340
-
00:55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审查期限,即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时间最慢不能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还有法律规定情况之一的,经过批准之后,可以把时间延长三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还需再延长时间的,则要报请最高法院进行批准
5,035 2022.04.15 -
01:22
竞业限制期限是什么意思由于竞业限制协议会严重限制劳动者的择业权,因此劳动合同法对竞业限制协议,作出了特别的期限限制。竞业限制的期限就是指,用人单位与离职的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协议时,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在法定的期限之内约定具体的期限。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
4,022 2022.04.15 -
01:15
刑事案件是什么意思在我国刑法的定义上,刑事案件一般指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有关部门控告涉嫌侵犯了刑法中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必须要追究涉嫌犯罪的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刑事责任而所要进行的刑事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程序,例如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
10,19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