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合同可以直接签字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签署合同时的签字通常而言是不可以打印的。合同文本可以打印,但由于当事人签字后一般合同就成立,而依法成立的合同就生效,所以签字一般需要当事人通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方式予以确认。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手印能够按在签字上,我国法律没有强制要求手印必须按在哪里。本来手印和签字二者有其一就可以使合同成立,按手印的行为只是双方当事人的一种再次对合同内容予以认可的确认行为,因此手印按在何处都不会影响合同效力,双方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易习惯按手印。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合同签字后没有按手印的,但如果采用了签名、盖章等方式表明缔约意向的,合同生效。并且如果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签字后没有按手印合同也有效。
-
签署合同时签字可以打印吗?
签署合同时签字一般不可以打印。合同文本可以打印,但由于当事人签字后一般合同就成立,而依法成立的合同就生效,所以签字一般需要当事人通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的方式予以确认。
2021.04.03 262 -
签署合同时签字可以打印吗
签署合同时签字一般是不可以打印的。合同文本是可以打印的,但是因为当事人签字之后一般合同就成立,而依法成立的合同就生效,因此签字一般需要当事人通过签名、盖章或者是按指印的方式予以确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是当事人约定合同应该采用书面形式订立
2022.04.16 3,469
-
合同打印后直接签字盖章吗?
签订的合同现在要修改条款,这就需要签定方都在场,将所有份的合同内容进行修改。所有修改的地方必须加盖合同所有方的印章或者手印,这样才能确保修改具有法律效力。有一方合同人或者一份合同没有如此进行,就可以认
2022-07-27 15,340 -
借条可以用打印的直接签字吗
打印的也可以,不过签名必须是手写。按手印不是必须条件,不过按了手印证明力强一点。 借多少都可以,而且借条没有固定的格式。 借条上只需将借款数额、还款时间、借款地点、借款人等与借还款相关的东西写清楚就够
2022-08-27 15,340 -
劳动合同可以直接打印吗
劳动合同是由单位和员工签订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签订的,是可以使用直接打印的范本,也可以自行理定,但是是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双方签字盖章之后方能生效。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
2022-03-16 15,340 -
劳动合同复印件可以直接打印吗
劳动合同是由单位和员工签订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签订的,是可以使用直接打印的范本,也可以自行理定,但是是需要双方协商一致,双方签字盖章之后方能生效。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
2022-03-26 15,340
-
01:20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吗?
签了劳务合同想辞职,可以直接走。劳务合同不同于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的劳动者与用工者之间,形成的不是劳动关系,也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调整,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务合同相对于劳动合同,较为自由,不仅体现在用工上,在辞职上
12,733 2022.04.17 -
01:10
合同到期员工可以直接离职吗
劳动合同到期的,员工原则上可以直接离职,但现实中应当办理好相关的离职手续。并且,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为劳动者办理人事、社保、档案等转移手续,并开具相关证明。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只有部分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才需要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因
2,673 2022.05.11 -
00:55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合法吗
跟公司没签合同直接离职不合法。只要产生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即使未签合同,也应当遵守相关规定。就算是单位没有和员工签劳动合同,但是员工也要按照正常的离职程序,提前一个月告知用人单位,并且办理工作的交接,要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才方便于日后维权。如
1,97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