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共同债务丁不知情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视情况而定。如果这笔债务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即使一方不知情,那么也是要承担责任的。但要是被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那么不管另一方是否知道,都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同债务。 第二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同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债务一方不知情的,一般不算是共同债务。共同债务是指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还有就是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要负的债务。
实践中并不以夫妻一方是否知道债务的存在而承担责任,而是看该笔债务是否属于共同债务,包括是否为了共同生活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否为履行法定义务所负债。 如果认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即使一方不知情,那么也是要承担责任的,也就是具有归还的义务。 但要是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的,那么不管另一方是否知道,此时都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
离婚债务不知情怎么办
离婚债务不知情的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如果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的,不属于夫妻共同的债务,如赌博的支出、赠与、请客实施行为支出的银行流水,可以向法院进行举证。对于夫妻共同的债务可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或者一
2021.01.11 94 -
婚内债务不知情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在婚姻的持续期间,夫妻一方的债务视为共同债务,但存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的除外。如果夫妻一方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该债务属于个人债务的除外。需要满足以下构成要件,可视为夫妻一方的个人债务,而非共同债务: 1、夫妻一方对另一方所负债务不
2021.03.11 126 -
夫妻共同债务离婚另一方不知情怎么办
离婚时对于一方不知情的债务,一旦认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无论是否有一方不知情,夫妻双方都是要承担责任的,都具有归还债务的义务。但如果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那么无论是否有一方不知情,该债务都只需有负债的一方偿还。
2021.04.11 187
-
夫妻共同债务一方不知情怎么办
认定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以是否用于家庭生活为标准。 只要是用于家庭生活的,无论另一方是否知情,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夫妻一方在
2022-05-04 15,340 -
夫妻共同债务对方不知情怎么办
在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不知情一方仍然要承担偿还责任,但如果夫妻间有财产协议且债权人知道该协议的除外。 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
2022-04-28 15,340 -
夫妻共同债务一方不知情怎么办?
实践中并不以夫妻一方是否知道债务的存在而承担责任,而是看该笔债务是否属于共同债务,包括是否为了共同生活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是否为履行法定义务所负债。如果认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即使一方不知情,那么也是要
2022-06-13 15,340 -
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一方不知情怎么办
如果夫妻债务离婚一方不知道,是否需要按以下情况偿还: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事后追认的共同意思表示所承担的债务,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由双方共同偿还
2021-10-30 15,340
-
00:45
婚后债务一方不知情怎么办夫妻双方一方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借款,另外一方很有可能并不知情。双方如果能够协商一致的,那么可以在离婚协议之中明确,这笔债务由借款方自行承担,与另一方无关。如果双方没有办法协商一致,在这笔债务该如何处理上产生争议的,那么只能够向人民法院起诉,由
1,862 2022.04.15 -
00:46
婚内债务对方不知情怎么办婚内的债务,对方不知情的,还是需要区分这笔债务的用途。主要是看这笔债款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如果是用于了夫妻的共同生活,那么就是属于共同债务,应该共同承担。如果没有用于共同的生活,那么就是属于个人债务。个人债务由个人自行偿还,与另一方无关。
2,319 2022.04.17 -
01:32
妻子债务一方不知情怎么办对于夫妻共同债务,是不能够以不知情作为理由抗辩的。对于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判定,更注重于是否属于日常生活支出。如果这笔债务产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并且也用于了家庭的日常生活支出的,比如说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日常生活开销等等,那么这种情况下
1,09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