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需要社区矫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需要社区矫正是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社会矫正是针对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或考验。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告知其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责令其按时报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条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第十九条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应当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告知其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责令其按时报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以及矫正对象的具体实际,制订社区矫正工作计划;2.按照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的规定,按收矫正对象,办好有关衔接手续;3.根据矫正对象实际情况,制订教育矫正方案;4.对矫正对象实施法制教育、公益劳动和培训学习等日常监督管理;5.根据矫正对象的考核情况,按照规定提请对其进行行政奖惩;6.指导社会志愿者对矫正对象实施教育矫正活动,适时开展“一帮一”、“一带一”等社会帮教活动,利用社会和亲情力量,提高矫正对象的教育质量;7.积极开展调研,收集管理社区矫正个案;8.加强与社区公安民警,社会志愿者以及其他力量的配僵协调,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为矫正工作服务;9.接受上级机关以及地方检察院的监督维护矫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10.完成上级社区矫正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布置的相关工作。
-
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任务是什么
社区矫正工作是与监狱矫正相对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其含义及任务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2020.09.19 654 -
社区矫正是什么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020.07.07 1,103
-
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
2022-03-12 15,340 -
社区矫正对象的什么为社区矫正执行地
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无法确定或者不适宜执行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应当根据有利于社区矫正
2021-12-29 15,340 -
什么情况下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警告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司法所提出,区县司法局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
2022-01-30 15,340 -
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意义主要内容有哪些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决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
2022-03-12 15,340
-
01:07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作为与《社区矫正法》同步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司法体制改革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
3,750 2022.04.17 -
01:15
婚外情需要什么证据
其实,目前我国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出轨一方在离婚时要少分或者不分财产,也没有规定出轨方要给予对方赔偿。不过,无过错方可以收集对方出轨的证据,比如照片、录像、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在离婚时可以作为无过错方申请多分财产。另外,如果婚内出轨还构成重
1,670 2022.04.17 -
00:59
什么情况办理取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办理取保候审:第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分子。第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分子。第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
9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