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一个月工资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上班时间不满一个月工资按实际上班时间折算。 计算公式: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如果某个员工是2015年6月21日入职的,在6月28日离职了,但因为6月22日至6月24日是端午节的调休放假,所以他实际上工作的天数是4天,那么,他的应付工资就应该是:(1700÷21.7 5)×4=312.6。 工作时间的折算方式: 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一共为11天。全年有365天,周末休息日104天,则月度工作日为365天-104天(休息日)÷12月=21.75天。 全民法定休假日一共有11天,包含春节、清明、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国庆节。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满下个月的工资按日计算。计算工式为:工资=日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入职不满一个月的工资用日工资乘以出勤天数。工作不满一个月也应当发给工资,如果公司不发,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工作不满一个月工资应当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的天数以及加班时间的多少来进行计算,其中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
-
未做满一个月工资怎么计算
未做满一个月工资的计算是日工资等于月工资收入除 21. 75,工作时间不满一个月的,应当按照出勤天数计发工资报酬。工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员工所得的薪酬,是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
2020.02.15 637 -
工作未满一个月工资怎么计算
工作未满一个月工资可以按日工资和小时工资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转换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时,国家规定不予排除法定节假日。因此,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等于月工资收入除月薪天数,小时
2022.06.17 3,685 -
未满一个月被辞退工资怎么算
你好,协商不成的及时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解决。工资以实际工作日期照常发放,如果公司无故解除合同,还需要向职工支付经济赔偿。是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也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
2020.09.12 274
-
工资未满一个月怎么算
工作时间不足一个月的工资按实际工作时间转换。计算公式: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如果一名员工于2015年6月21日入职,并于6月28日离职,但由于6月22日至6月24日是端午节假期
2022-01-06 15,340 -
未满一个月怎么算工资
上班时间不满一个月工资按实际上班时间折算。 计算公式:月实际工资=月工资÷21.75×实际出勤天数。如果某个员工是2015年6月21日入职的,在6月28日离职了,但因为6月22日至6月24日是端午节的
2022-06-14 15,340 -
未满一个月的工资怎么算?
工作不满一个月的工资按照日工资和出勤天数计算。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日工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总额/21.75,用该员工的月工资计算日工资,再按照工作天
2022-05-28 15,340 -
工作未满一个月工资怎么算
工作不满一个月的工资按照日工资和出勤天数计算。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日工资计算方法为,月工资总额/21.75,用该员工的月工资计算日工资,再按照工作天
2022-05-13 15,340
-
01:18
拖欠工资一个月怎么办
拖欠工资一个月可以先私下与老板进行协商、调解;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不用上交费用,也不用请律师;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以上方法都没办法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讨要拖欠工资的方式主要有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
2,104 2022.05.11 -
01:26
生育险怎么算满12个月
生育险在同一统筹区域内累计缴纳满12个月,如果不在同一统筹区域内,在不同区域有缴纳的要合并到一起累计满12个月的才可以享受。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
8,146 2022.05.11 -
01:09
工资拖欠一个月怎么赔偿
工资拖欠一个月是否可以获得赔偿,需要根据处理结果来定。处理方法如下: 1、沟通协商解决。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不管是无故拖欠工资还是不发工资,都应先通过正常的渠道,与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沟通协商,弄清楚拖欠或不发的原因,再选择合理的方法去处理;
4,83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