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泼硫酸赔偿能判几年,在线等解答,谢X,

泼硫酸赔偿能判几年,在线等解答,谢X,

2022-08-10 15:1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福建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10回复

专业分析:

硫酸毁容,根据所造成的后果按故意伤害罪处罚,可以认定为手段特别残忍,最高可以判决死刑,中国早有先例。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泼硫酸会判几年要看泼在什么部位,还要看被害人损伤的程度,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硫酸泼人,致人轻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律师普法更多>>
  • 泼硫酸毁容判几年
    泼硫酸毁容判几年

    泼硫酸毁容至少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对人泼硫酸致人毁容已经造成严重残疾,至少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况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7.27 692
  • 泼人硫酸毁容判几年
    泼人硫酸毁容判几年

    泼硫酸使人毁容是恶劣故意伤害,根据伤害的实际情况一般需处以5年以有期徒刑直至死缓。自首的情节是会有一些从轻,但仍有较长的刑期。

    2020.03.12 596
  • 泼硫酸判多少年
    泼硫酸判多少年

    泼硫酸应该定故意伤害罪,具体的量刑标准为: 1、如果行为人故意泼硫酸伤害他人身体的,那么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如果行为人泼硫酸致人重伤的,那么对其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行为人的故意伤害行为致人死亡或

    2023.01.08 6,666
专业问答更多>>
  • 泼硫酸能判几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

    2022-08-01 15,340
  • 泼硫酸会判几年

    1.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以浓硫酸泼面属于特别残忍手段,通常会给被害人留下较为严重的伤害后果,因此一

    2022-07-07 15,340
  • 泼硫酸被判刑几年?

    泼硫酸被判刑多少年要根据伤者的具体伤情来分析,是没有一个确定的量刑的。 1、如果经公安机关法医鉴定为轻微伤的,则可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 2、如果构成轻伤的,则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一般可处三年以下有

    2022-08-08 15,340
  • 硫酸泼脸会判几年?

    泼硫酸毁容,根据所造成的后果按故意伤害罪处罚,可以认定为手段特别残忍,最高可以判决死刑,中国早有先例。根据你的描述,基本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8-0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偷电缆线判几年刑 00:57
    偷电缆线判几年刑

    行为人盗偷电缆线属于破坏国家电力设备的行为,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因为破坏电力设备罪属于危险犯,如果行为人没有因为偷电缆线造成严重后果的,一般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可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关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量

    1,950 2022.04.17
  • 盗窃罪能判几年 01:18
    盗窃罪能判几年

    盗窃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根据盗窃数额或情节的轻重程度进行处罚: 1、行为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

    26,486 2022.09.06
  • 欺诈罪能判几年 01:07
    欺诈罪能判几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骗者遭受财产损害。 我国刑法第

    379 2022.05.18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