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仲裁费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仲裁的费用一般应由败诉方承担。当事人申请仲裁,应按照本方法规定向仲裁委员会缴纳的仲裁费用,仲裁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具体来说,仲裁员因仲裁事件出差、开庭支出的住宿费、交通费和其他合理费用的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出庭支出的住宿费、交通费、误工补助金的咨询、鉴定、调查、翻译等费用的复印件、送达事件资料、文件费用的其他当事人应承担的合理费用。仲裁庭在仲裁裁决中或案件结束时,仲裁庭决定了仲裁费用的最后负担。一般来说,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者承担。同时,也考虑到仲裁庭对当事人仲裁请求的满足度、责任区分和其他因素,当事人分配仲裁费用。2、如果当事人在仲裁庭调解过程中当庭或庭外达成和解,则仲裁费用由双方当事人按其达成的和解协议分担。当事人在和解协议中,如果没有约定仲裁费用,仲裁庭将按当事人各承担50%的比例进行裁定。3、仲裁庭还可以对预付仲裁费的当事人裁定,另一方可以对预付费用进行部分或全额补偿。
《仲裁委员会仲裁收费办法》第九条 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的当事人承担;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由仲裁庭根据当事人各方责任大小确定其各自应当承担的仲裁费用的比例。当事人自行和解或者经仲裁庭调解结案的,当事人可以协商确定各自承担的仲裁费用的比例。仲裁庭应当在调解书或者裁决书中写明双方当事人最终应当支付的仲裁费用金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仲裁的费用一般情况下由应当由败诉方承担。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仲裁委员会交纳仲裁费用,仲裁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具体是:仲裁员因办理仲裁案件出差、开庭而支出的食宿费、交通费及其他合理费用;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因出庭而支出的食宿费、交通费、误工补贴;咨询、鉴定、勘验、翻译等费用;复制、送达案件材料、文书的费用;其他应当由当事人承担的合理费用。仲裁庭在仲裁裁决中或在案件结案时,仲裁庭对仲裁费用的最后承担做出决定。一般包括以下情况: 1、仲裁费用原则上由败诉方承担。同时,亦考虑到仲裁庭对当事人仲裁请求的满足程度、责任划分及其它因素,由当事人分摊仲裁费用。 2、如果当事人在仲裁庭调解过程中当庭或庭外达成和解时,仲裁费用将由双方当事人按其达成的和解协议分担。若当事人在和解协议中,未对仲裁费用作出约定,仲裁庭将按当事人各承担50%的比例进行裁定。 3、仲裁庭还可以对预付仲裁费的一方当事人裁定由另一方当事人对其垫付费用进行部分或全部补偿。
-
合同仲裁费用哪个出
仲裁的费用一般情况下由应当由败诉方承担。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仲裁委员会交纳仲裁费用,仲裁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具体是:仲裁员因办理仲裁案件出差、开庭而支出的食宿费、交通费及其他合理费用;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因
2020.01.14 145 -
-
-
合同仲裁费用谁出?
合同仲裁费一般由败诉方承担。仲裁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如果当事人在仲裁庭调解过程中当庭或庭外达成和解,仲裁费用将由双方当事人按其达成的和解协议分担。
2022-06-08 15,340 -
合同仲裁律师费用
几乎每个仲裁案件中都有律师的参与。委托了律师,当事人自然要向律师支付律师费。所以,广义上讲的仲裁费用,律师费是仲裁机构费用以外的重要的和主要的部分。仲裁庭经常会在裁决中对该费用的承担问题作出认定。对于
2022-03-22 15,340 -
合同仲裁费用谁出
合同仲裁费一般由败诉方承担。仲裁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如果当事人在仲裁庭调解过程中当庭或庭外达成和解,仲裁费用将由双方当事人按其达成的和解协议分担。
2022-06-06 15,340 -
合同仲裁费用标准
合同仲裁费用标准: 1、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每件50元。 2、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费收费标准: (一)没有争议金额的案
2022-03-24 15,340
-
01:08
合同纠纷可以仲裁吗合同纠纷,当然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来解决。我国《仲裁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因此,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争议。换句话说,当事人不仅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
907 2022.06.22 -
01:12
企业不签合同如何仲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任意劳动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不能免除劳动者支付各种社会费用的义务合同。法律规定,只要存在劳动关系,企业就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所有义务权利工作。如果还是不履行的话,劳动者是可
652 2022.06.22 -
01:17
合同仲裁申请书怎么写申请人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立案庭拿到模板,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
1,56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