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共同债务被执行人是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该债务属于一方所有,那么该债务的被执行人就是该债务分割方。夫妻共同债务是为满足夫妻共同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主要是基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的需要,以及对共有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而产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者其中一方为夫妻共同生活对第三人所负的债务。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与处理,是离婚案件中审理的疑难问题。2001年4月28日,修改后的《婚姻法》虽然对此作出了明文规定,但是由于过于原则和概括,在实践中难以准确地把握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已于2018年1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31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1月18日起施行。其中,对夫妻共同债务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第一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第二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应当通过审判程序进行审查认定,看看是否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是否满足构成共同债务的条件,不能直接追加被执行人配偶为被执行人。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包括: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从事生产、经营所负的债务;因医疗费用所负的债务;因履行抚养、赡养义务所负的债务;为支付夫妻一方或双方的教育、培训费用所负的债务;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所负的债务等。
-
-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谁承担?
离婚时夫妻个人债务由个人承担。与另一方无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应当约定各自承担的份额。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2021.04.21 132 -
被执行人是否要承担夫妻共同债务
被执行人是否要承担夫妻共同债务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具体为: 1、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共同承担; 2、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
2022.04.16 785
-
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共同债务由谁还
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共同债务的,由双方协议偿还。协议不能达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在确定剩余债务的偿还责任时,应考虑双方的实际偿还能力。
2021-11-25 15,340 -
离婚共同债务被执行人是怎么规定的是否共同偿还?
是这样夫妻婚姻存续期间产生的债务,共同承担,即使离婚也需要共担,可以执行双方名下财产。
2022-07-10 15,340 -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归谁
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由夫妻双方协商分配,一般是平等分配。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的财产共同承担,共同财产不足的,双方协商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
2022-08-16 15,340 -
夫妻之间共同债务离婚时债务归谁
欠债离婚后债务归谁要看该笔债务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个人债务,如果是夫妻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财产偿还,如果是夫妻个人债务的,则由夫妻个人财产偿还。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第三款,夫妻对婚
2022-05-12 15,340
-
01:22
离婚时如何分割共同债务要确定离婚时共同债务的分割原则,首先需要确定什么是夫妻共同债务。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最新规定,法院认定夫妻共同债务,采取的是共债共签原则。只有双方共同签署或者事后确认的债务,才是夫妻共同债务。除此之外,其他债务都属于一方的个人债务,另一方不需要
1,292 2022.04.17 -
01:15
离婚前的债务是否夫妻共同债务要判断离婚前的债务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遵循两大原则:一个是看欠下债务的时间,还有一个就是要看债务的目的。如果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内欠下的债务,而且是为了家庭共同生活和日常生产经营需要所欠下的,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由夫妻共同偿还。就
692 2022.04.17 -
01:05
离婚时什么是共同债权夫妻共同债权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第三方享有的债权。夫妻共同债权一般具有四项法律特征:一是债权形成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结婚前或离婚后形成的债权均不属于夫妻共同债权;二是债权须合法。以损害国家、集体或社会公共利益而形成的债权
1,03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