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是否应当监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该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监理。下列建设工程必须实行监理:(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二)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三)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四)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五)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二条 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也可以委托具有工程监理相应资质等级并与被监理工程的施工承包单位没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该工程的设计单位进行监理。下列建设工程必须实行监理: (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 (二)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 (三)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 (四)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五)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应该监理。建设工程实行监理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同时发包人应当与监理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委托监理合同。
对于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一般应当进行监理。建设工程实行监理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同时发包人应当与监理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委托监理合同。
-
建设单位应当怎么委托工程监理
建设单位委托工程监理具体如下:实施工程监理的,发包人在进行工程监理前,应当书面通知被监理建设工程的承包人委托监理人的名称、资质等级、监理人员、监理内容和监理权限。建设工程监理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工程合同,代
2022.04.14 1,011 -
建设单位应当如何委托工程监理
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工程监理: 1、实施工程监理的,在进行工程监理前,发包人应当将委托的监理人的名称、资质等级、监理人员、监理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设工程的承包人。建设工程监理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设
2020.11.04 367 -
建设单位应当怎样委托工程监理
建设单位应当如下进行委托工程监理: 1、实施工程监理的,在进行工程监理前,发包人应当将委托的监理人的名称、资质等级、监理人员、监理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设工程的承包人。建设工程监理人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
2020.10.29 202
-
是不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都该让监理建造了?
监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实行监理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发包人应当以书面形式与监理人订立委托监理合同。
2021-11-04 15,340 -
建设单位应当如何委托工程监理的
1、建设单位委托工程监理,在进行工程监理前,发包人应当将委托的监理人的名称、资质等级、监理人员、监理内容及监理权限,书面通知被监理的建设工程的承包人,工程监理人不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的约定履行监理义务,给
2022-06-25 15,340 -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特点是什么
做工程是需要签合同的,那么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特点如下: 1.监理合同是一种委托合同。 2.监理合同当事人双方应是具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在法律允许的范
2022-06-17 15,340 -
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是否应当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应当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对建设工程进行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监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
2022-03-30 15,340
-
01:46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谁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将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委托给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具体实施。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的建设工程质量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1,970 2022.04.17 -
00:55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是什么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主要包括了以下步骤:第1步就是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完成之后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如果发现问题,那么要及时进行整改。完成自检之后就由监理单位进行预验,也就是竣工预验收,监理单位在验收之后要向建设
2,694 2022.04.15 -
00:58
建设工程索赔时效是怎样的在建设工程索赔纠纷中,受到侵害的一方可以起诉另外一方,要求另外一方进行赔偿。在向法院起诉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的问题。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并不是从侵权发生时开始计算的,而是从被侵权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的。被侵权方
1,20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