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可以协商解除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产生劳动争议的,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无效合同自始无效,无需解除。 所谓无效合同,指的是合同不具备生效的要件而且不能补救,对当事人自始不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而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生效后,当具备一定解除的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的意思或双方协商,使合同效力消除,终止双方基于合同的权利义务的行为。
-
违约可以协商解除合同吗
违约可以协商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解除合同不影响合同中违约条款的履行。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
2022.04.14 381 -
无效合同可以协商解除吗?
原则上无效合同不需要经过解除和撤销程序,该合同效力自始无效。对于符合可撤销条件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请求法院对该合同进行撤销。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2021.04.23 126
-
集体合同是否可以协商解除?
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可以解除集体合同。
2022-11-01 15,340 -
集体合同是否可以协商解除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产生劳动争议的,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
2022-10-18 15,340 -
专项集体合同是否可以协商解除?
《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第三十六条经双方协商代表协商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
2022-10-26 15,340 -
可以协商解除合同吗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合同约定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合同法定解除】有下列情
2022-05-15 15,340
-
01:28
违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吗
我国合同法以及民法典并没有规定,违约方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的规定,能够解除合同的,应当是因为对方出现迟延履行或者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下去而想要解除合同的守约方。因此,在法律上,违约方不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但
1,448 2022.04.17 -
00:57
不付款可以解除合同吗
不付款可以解除合同。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不付款属于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了不履行主要的债务或者延迟履行主要债务,那么此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在合理的期限内提醒该当事人付款,如果该当事人仍不付款的话,另一方当事人就可以解
3,724 2022.04.15 -
01:16
协商不一致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协商不一致的情况下能否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分类讨论。在符合《劳动合同法》允许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不用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但如果用人单位在不符合单方面解除的情形时解除合同,则属于违法行为,应当负法律责
4,9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