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合同成立有哪些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贷款合同成立的条件如下: 1、双方具有签订合同的合意; 2、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为书面形式; 4、双方已经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贷款合同属于合同的一种,贷款合同与其他合同成立的条件类似。合同成立需要银行和贷款者进行签字盖章,并且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合同中约定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并且签订合同的双方拥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符合上述规定,那么贷款合同及签字或者盖章时即生效。如果合同签订后没有按照合同履行内容进行履行,比如银行没有及时付款,或者贷款者没有按时的还贷,出现种种纠纷,应当首先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处理。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对于民间借贷,最重要的是要强调双方当事人的意思真实,并且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损害对方利益的情况。出借人在民间借贷合同成立后,一旦发现借款人借款意思表示不真实,就不应提供借款。
-
借贷合同成立条件有哪些?
民间借贷合同应当具备三个一般条件才能有效:一是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三是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对民间借贷而言,其中意思表示真实和不违反法律规定是最需要强调的。 民间借贷的意思表示真实,是出借人和佾軟人对
2021.03.18 210 -
贷款合同立标条件有哪些
贷款合同属于合同的一种,贷款合同与其他合同成立的条件类似。合同成立需要银行和贷款者进行签字盖章,并且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合同中约定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并且签订合同的双方拥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2020.09.04 138 -
-
借贷合同成立条件有哪些?
根据规定,民间借贷合同应当具备三个一般条件才能有效: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借款人与出借人应当都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借款人的借款意愿与出借人的出借意愿,
2021-07-21 15,340 -
贷款合同成立并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借款合同纠纷中的保证,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第三人与贷款人签订保证合同。保证合同一经签订即生效;二是第三人和贷款人、借款人共同签订担保贷款合同。担保贷款合同中有保证条款,或虽无保证条款,但第三人在“保证
2021-04-07 15,340 -
合同的成立条件的哪些,合同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合同的成立条件有: 1、有双方或多方; 2、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且通过一定形式表示出来,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2021-12-26 15,340 -
贷款诈骗成立的条件有哪些
贷款诈骗罪是以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1、
2021-04-21 15,340
-
01:08
买卖合同成立的条件有哪些买卖合同,指的是出售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给购买方,购买人支付价款的合同。 买卖合同成立的条件有下列几点: 1、签订合同的主体应当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且各方当事人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签订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必须对合同所有条款达成合意;
865 2022.04.17 -
01:00
合同成立的条件主要有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自承诺生效时成立。合同的成立需要存在主体、意思表示、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条件。首先,签订合同的主体需为符合条件的主体,需为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签订合同的行为能力。其次,签订合同的主体意思表示需为真实。意思
1,226 2022.04.17 -
01:25
借贷合同成立条件是什么借贷合同成立条件包括: 标的必须是货币。 贷款的种类。比如,基本建设贷款、农业贷款、企事业流动资金贷款等。 标的数额。根据借款方的申请,经过核准之后的借款数额。 明确借款的应用范围,并要符合我国批准下达的贷款计划文件的规定。 借款时间。借款
1,18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