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属于国家绝密级和机密级的秘密的物品。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本罪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条,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的构成要件是:主体是一般主体;在主观上的表现是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的构成要件如下:对象是国家保守秘密制度;犯罪对象仅限于是国家绝密级和机密级的秘密物品;客观上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或其他物品,拒绝说明来源和用途的;犯罪主体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的构成要件有: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的文件,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020.01.07 111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需要哪些构成要件?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需要的构成要件是: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的文件资料,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犯罪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行为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020.06.24 100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构成?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构成如下: 1、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 3、主体为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
2020.10.24 150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属于国家绝密级和机密级的秘密的物品。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
2022-11-06 15,340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的四个构成要件为: 1、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 3、
2023-05-13 15,340 -
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的条件有哪些?
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的条件有: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 2、行为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的文件,却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 3、行为人是年满16周岁并具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
2023-02-14 15,340 -
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文件罪构成条件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属于国家绝密级和机密级的秘密的物品。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
2022-11-12 15,340
-
00:49
非法集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按照四要件构成理论,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有: 1、主观上出于故意。过失不可能构成这类犯罪; 2、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3、客体上侵犯违反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4、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司法解释,违反
2,029 2022.04.17 -
01:19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非法拘禁罪主要由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四个条件构成: 首先是主体,构成非法拘禁罪的主体属于一般主体,既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一般公民。 第二是主观方面,构成非法拘禁罪,要求行为人有主观上的故意,意思是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侵犯他人的
1,829 2022.05.11 -
01:13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依据刑法规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个方面: 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且是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针对其他非法利益,例如人身利益不是诈骗罪的客体要件。 2、客观要件,诈骗罪客观要件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
5,40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