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财产出资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用于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类型: 1、实物。即动产、不动产,如房屋、机器设备、原材料、工具、零部件等有形资产。 2、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注册商标专用权等。 3、国有土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探矿权、采矿权等。 4、股权。 5、可转让的债权。 风险提示: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际交付并及时过户。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时,应当实际交付并且到相关部门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特别注意的是,划拨土地不能直接出资,需要先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即需要将划拨土地转变为出让土地。因此,不管是未进行实际交付、未办理变更登记,已经实际交付、未变更登记,还是未经实际交付、办理了变更登记,都可能构成出资瑕疵。 2.评估作价确保价值。并非所有类型的财产都可以进行出资,以非货币财产出资还应符合“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标准。因此用于出资的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应当经评估作价,并且需要达到出资股东承诺的价值,否则会被认定为出资瑕疵。 3.设定权利负担拒绝接受。用于出资的非货币财产不能是设定权利负担的财产,如果债务人到期不能履行债务,设定担保的财产将会被他人获有,此时公司并不能实际享有该出资财产公司权利也会随之落空,所以在非货币财产进行出资前一定要审查其上是否设置权利负担,或者权利负担是否已经解除,否则公司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4.审查出资股东是否享有处分权。公司受让该非货币财产时是善意,以合理的价格进行估价并且已经完成变更登记或者完成交付的,该非货币财产一般情况下适用善意取得,公司享有其所有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货币财产出资应注意的问题如下:依法履行评估作价、变更登记手续以及交付使用;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后果;非货币出资的标的物范围规制。
对非货币财产出资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必须进行评估作价。二是必须可以依法转让。三是必须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否则存在出资瑕疵的风险。因未在约定期限内完成产权过户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非货币财产出资应注意的问题
非货币财产出资应注意的问题如下: 1、依法履行评估作价、变更登记手续以及交付使用; 2、违反出资义务的法律后果; 3、非货币出资的标的物范围规制; 非货币财产出资,是指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
2021.12.13 559 -
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企业所得税有哪些
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5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应对非货币性资产进行评估并按评估后的公允价值扣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计算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
2020.06.12 230 -
如何用非货币出资
根据《公司法》规定,用非货币出资的,要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如果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而且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股东应当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根据出资的财产类型不同交付财产的方式如下: 一、
2020.01.08 126
-
非货币财产出资有哪些
可以用于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类型: 1、实物。即动产、不动产,如房屋、机器设备、原材料、工具、零部件等有形资产。 2、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注册商标专用权等。 3、国有土地使用权、海域使
2022-06-27 15,340 -
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规定
A非货币财产是指实物、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并经过评估机构验资:货币出资。法律:必须对公司具有商业价值,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法律和行政法规不
2022-03-12 15,340 -
以非货币财产出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实际交付并及时过户。股东以非货币财产出资时,应当实际交付并且到相关部门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特别注意的是,划拨土地不能直接出资,需要先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
2022-06-25 15,340 -
股东出资非货币财产准则
《公司法》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
2022-08-07 15,340
-
01:20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属于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一般指的是国家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任务而制定的有关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它是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其总的需求。政府一般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方式主要有:改变政府购买的水平;改变政
11,856 2021.04.25 -
01:04
侵犯财产罪有哪些侵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侵犯财产罪的客体是社会主义财产关系,包括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以及公民私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关系。 侵犯财产罪主要有: 1、公然强取型犯罪,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
732 2022.08.30 -
01:42
抽逃出资的情形有哪些抽逃出资的情形包括:1、公司资本验资后控股股东利用其强势地位,强行将注册资金的货币出资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2、股东通过其控制的其他民事主体与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增加交易成本,变相获得公司财产或伪造虚假的基础交易关系,如公司与股东间的买卖关
2,63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