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被警察带走了,怎么联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当您的亲人遭受警方强制带走之际,请务必采取以下必要措施以设法保持联系:第一步便是立即与当地派出所取得联系。在此环节中,您应当清晰而详细地向公安部门了解亲人被拘留的具体原因和细节状况。依据惯例,公安机关通常会在作出行动后的24个小时内向其亲属发出通知。紧接着,您应该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及时找到一位经验丰富且具备资质的刑事辩护律师,以此获取亲人在法律层面上的具体情况以及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接下来,您需要明确拘留类型。这包括了解亲人究竟是被刑事拘留抑或是行政拘留,因为这两种不同的拘留方式将会对后续的法律程序以及亲属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您还需妥善保存相关证据。例如,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涉案的警务人员信息等等,以便在必要时刻为自己提供有力的支持。最后,您有必要深入了解相关法律程序。这可以通过咨询律师或者查阅相关法律手册等途径实现,这样有助于您更全面地理解当前所面临的困境。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八十六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家属需要报案,公安机关在24小时内没有通知家属本身就是属于违法行为。一般不超过24小时就会告知拘留原因及羁押地点。除非被抓者拒不透露真实情况。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应当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
报警后警察怎么联系被告人
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刑事案件: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受理报案与立案是两个概念,警察受理之后会进行一番调查,如果确认报案属实,有立案必
2020.02.20 1,016 -
警察局抓了人会联系家属吗
会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恶规定,如果当事人因刑事案件被公安机关抓住后,那么公安机关一般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会通知当事人家属。至于具体的通知时间,要根据案件情况来定。
2020.07.24 1,233 -
拖欠房租报警后警察会联系家里人吗
拖欠房租报警后警察不会联系家里人。拖欠房租是租赁合同民事纠纷,警察不会立案,会告知当事人到法院起诉走司法程序。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拖欠房租的前提是你与房东签订租房合同,你通过支付一定额度的租金承
2022.06.11 876
-
自己的家属被警察带走了,失联一晚上了,怎么才能联系上!
看守所期间家属不能见,只有律师可以会见。所以尽快委托律师,如果案件情节不是很严重可以代为申请取保候审
2022-10-07 15,340 -
人走了家里都联系不上。能报警吗
自己找,希望我的回答能够为你提供帮助。
2022-11-02 15,340 -
人被警察带走了,我要怎么找到人在哪里,因为什么事情被带走。
如果是被刑拘的话,及时请律师去会见和处理。
2022-10-06 15,340 -
人被警察带走了为什么一直不通知家属
要是行为人因为涉嫌刑事犯罪而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之后会在规定时间内通知其家人。一般情况要求在被抓之后的24小时以内就需要通知其家属,但要是涉嫌特殊犯罪,通知家属可能会对侦查有碍的话,则可以
2024-05-14 15,340
-
01:00
出车祸警察多久会联系家属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交警处理交通事故流程时,通知家属的具体时间。具体的通知时间,还是需要按照,交警处理流程所花费的时间来定。通知家属的,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侦办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期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的受害人及其家属,向公安机关交
3,750 2022.04.17 -
00:57
异地警察上门带人走流程异地警察上门带人走流程如下: 1、会出示警察的工作证件,表明自己的身份; 2、除了出示工作证件,警察可以当场口头传唤违反治安管理的人员,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上注明; 3、警察应当传唤传票的起因和依据,不接受传票或者不正当理由传唤传票的,可以强制
6,926 2022.04.17 -
00:59
立案后警察多久会联系当事人立案后警察24小时内会联系当事人。 若属于犯罪嫌疑人的,会立即将犯罪嫌疑人抓拿归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
11,52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