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特定款物罪如何量刑?北京市XX可以缓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修正)》第条,【】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1年修正)》第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量刑是: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挪用特定款物罪指的是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的行为。
行为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的,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国家特定款物而故意挪用,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
犯挪用特定款物罪可以缓刑吗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犯挪用特定款物罪而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如果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则可以宣告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对于其中如果行为人
2022.04.12 414 -
犯挪用特定款物罪可以缓刑吗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犯挪用特定款物罪而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如果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则可以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0.04.02 130 -
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如何量刑
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
2022.04.13 280
-
犯挪用特定款物罪可以缓刑吗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犯挪用特定款物罪而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如果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则可以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
2022-06-12 15,340 -
挪用特定款物罪如何量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七十三条【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6-22 15,340 -
挪用特定款物罪如何量刑?
挪用特定款物罪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对象,只能是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的特定款物,既包括用于上述用途的由国
2022-06-03 15,340 -
挪用特定款物罪如何量刑?
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法院会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
2022-06-04 15,340
-
00:52
挪用公款如何量刑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罪以行为人挪用5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如果行为人进行了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法院可能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刑期可以达到五年以上。在司法实践中,案发前归还本息全部或者部分的
966 2022.04.17 -
01:05
挪用公款能缓刑吗
关于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能否被判缓刑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如果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话,依据其犯罪数额以及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的不同,所判的刑罚也是不同的。所以,应当在确定其所判刑罚,和对其
450 2022.05.18 -
00:54
挪用公款如何定罪
挪用公款罪的判刑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
1,2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