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迫他人立遗嘱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遗嘱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遗嘱的内容必须与遗嘱人关于处分遗产的内在的真实意思相一致。而受胁迫所立的遗嘱是指遗嘱人受到他人非法的威胁、要挟,为避免自己或亲人的财产或生命健康遭受侵害违心地作出与自己真实意思相悖的遗嘱,这显然不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2)遗嘱的内容合法。遗嘱人在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是属于遗嘱人自己所有的,对他人所有的财产无权进行处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遗嘱处分个人财产】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 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的撤回、变更以及遗嘱效力顺位】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胁迫他人立遗嘱的无效。遗嘱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依法自由处分自己财产的资格,即遗嘱人的行为能力。遗嘱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遗嘱的内容合法。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
胁迫他人订立遗嘱有效吗
根据法律规定,胁迫他人订立遗嘱是效力待定的,当事人有权申请撤销。法律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1.04.09 131 -
立遗嘱怎么算是被胁迫
立遗嘱被胁迫的含义:行为人以造成立遗嘱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害为要挟,迫使立遗嘱人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的行为,即可认定是立遗嘱胁迫。且法律明确规定,遗嘱的遗嘱人因受到要挟而违背了自己的真实的意愿订立的遗嘱,就算胁迫。胁迫订立的遗嘱无效。
2021.04.24 105
-
胁迫他人立遗嘱怎么处理?
(1)遗嘱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遗嘱的内容必须与遗嘱人关于处分遗产的内在的真实意思相一致。而受胁迫所立的遗嘱是指遗嘱人受到他人非法的威胁、要挟,为避免自己或亲人的财产或生命健康遭受侵害违心地作出与
2022-10-14 15,340 -
胁迫他人立遗嘱如何处理
(1)人须有遗嘱能力。遗嘱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依法自由处分自己财产的资格,即遗嘱人的行为能力。我国《》第11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2022-09-07 15,340 -
胁迫他人立遗嘱怎么判
胁迫他人立遗嘱的无效。遗嘱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依法自由处分自己财产的资格,即遗嘱人的行为能力。遗嘱须是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示。遗嘱的内容合法。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根据《
2022-05-12 15,340 -
胁迫他人立遗嘱怎么办
(1)人须有遗嘱能力。遗嘱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设立遗嘱,依法自由处分自己财产的资格,即遗嘱人的行为能力。我国《》第11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2022-09-16 15,340
-
01:13
怎么订立遗嘱
订立遗嘱要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 1、遗嘱人要具有遗嘱能力,成年人以及超过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来源的、精神健全的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亦即具有遗嘱能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也就是要求最终由
1,205 2022.04.15 -
01:50
遗嘱怎么立有效
立遗嘱人自己亲笔书写的遗嘱属于自书遗嘱。由他人代写的遗嘱不能作为自书遗嘱,自己打印出来签字的遗嘱也是无效遗嘱。 写自书遗嘱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例如以“遗嘱”为标题; 2、立遗嘱人身份,遗嘱的首部必须写清楚立遗嘱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1,438 2022.04.17 -
01:08
遗嘱继承纠纷怎么处理
遗嘱继承纠纷,因为涉及到人身关系,因此不能按照一般的民事纠纷来处理。一般情况下,对于单纯的财产纠纷,就可以通过仲裁或者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但是为了体现维系家庭和睦的原则,民法典规定了,对于因为继承遗产而产生纠纷的案件,还是建议当事人通过协商的
1,14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