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处罚案件证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作为承担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的行政机关,工商机关每年要做出大量的行政处罚行为。无论是工商机关内部的核审、复核以及执法检查,还是外部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存在对行政处罚行为合法性的判断。而其中工商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证明到什么程度,才能认为行政处罚行为具有了合法性,这实际上就是证明标准的问题。但是,即使是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也有较为丰富的执法实践和司法实践素材的行政处罚案件,目前也未有统一的证明标准。我们注意到,《行政处罚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第三十条规定“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但它们过于抽象,难以把握;而且都是要求行政机关查明“客观事实”,而证明标准恰恰是确定何种程度的证明可以作为“法律事实”进行认定,在证明对象上无法吻合。因此,“以事实为依据”、“查明案件事实”并没有为行政机关提供相应的证明标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财政行政处罚案件证据是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文字符号和标记,以及图像等等,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没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一般不能实施行政处罚。
1、法律。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指定的法律。 2、行政法规。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 3、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什么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2020.10.22 1,337 -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什么为依据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对于基层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
2020.07.07 3,436 -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审判依据是什么
1、法律。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指定的法律。 2、行政法规。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 3、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020.12.23 876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证据规则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二.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1.被告应当
2022-07-06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案件复查通知书
最高人民法院发回省高院的“行政案件复查通知书”意味着启动了案件复查程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申诉复查和再审工作分工的通知(法发〔2012〕18号):行政申诉和申请再审案件,经立案庭审查,符合立卷复
2022-03-11 15,340 -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什么审理依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并以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依据。 人民法院审理行
2022-03-05 15,340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案件证据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十七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一)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人民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二)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
2021-03-10 15,340
-
01:07
行政处罚法的主体是什么行政处罚法的主体是:享有立法权并经法律明文规定,或者授权的国家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一般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行政执法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和行
2,175 2022.05.11 -
01:17
行政处罚法明确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行政处罚的主体主要有三类: 一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能够单独实施行政处罚权,但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比如: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换句话说,被授权的组织有权在授
1,981 2022.05.11 -
01:02
行政案件怎么处理行政案件的处理方式如下:对违法事实清楚、情节简单,后果轻微的违反行政管理行为,执法人员可当场作出如下处罚:1、警告;2、对公民处50元以下罚款;3、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口头告知当事人作出
6,0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