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处罚标准是怎么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的; 4、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 5、通过口头、书面或者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的; 6、利用职权指使或者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的; 7、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的; 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标准
关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管辖规定是《刑事诉讼法》,其具体内容为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020.02.21 229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怎么处罚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会受到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是指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
2020.01.13 165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罚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会受到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是指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
2020.08.02 375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处罚标准
认定本罪时,应注意区分本罪与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界限。本罪和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秘密,客观上违反了保密法规。但两者的社会危害性不同,应注意区分。它们的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体要件方面,泄
2021-11-27 15,340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最新立案标准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2022-05-15 15,340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规定》的规定,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案件1项(部件)以上(2)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2项(部件)以上(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部件)以上(4)非
2021-10-10 15,340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处罚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二条【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非法
2022-06-02 15,340
-
01:00
侵犯商业秘密罪最新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或者单位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其有关刑事责任: 1、因侵犯商业秘密,导致商业秘密权利人直接经济损失金额达50万元以上的; 2、导致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或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 出现
1,285 2022.04.17 -
01:25
最新酒驾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当驾驶员每100毫升的血液中,检测出含20到80毫克的酒精,就构成了酒驾,超过80毫克,就构成了醉驾。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酒驾的处罚标准有下面几种:1、如果驾驶员属于第一次酒驾的,处罚1000到2000元罚款,暂扣驾驶证6个月并且
1,460 2021.03.04 -
01:02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可以知道,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行为,并且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 第一,行为人泄露的国家秘密是绝密级; 第二,行为人泄露的国家秘密是机密级,并且共泄露三项以上; 第三,行为人
3,33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