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除补偿金有哪些情况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还应当依据相关规定支付医疗补助费: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依据这三条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未提前30天通知的,应支付待通知金,还应当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被开除公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其他。
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如下: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如果是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未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法律规定了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哪种情况下被辞退有补偿金
这些情况下被辞退有补偿金: 1、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同意的; 2、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需要裁员解除劳动合同的; 4、其他。
2020.12.07 129 -
哪些情况解除合同能得到补偿金
下列情况解除合同能得到补偿金: 1、由于单位过错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因工伤不能继续工作的。 4、订立合同的条件发生变化不能继续履行合同的。 5、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020.07.11 158 -
解除劳动合同支付补偿金情况有哪些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
2020.12.09 157
-
辞退不发补偿金的情况有哪些发补偿金的情况又有哪些
非因员工原因,公司辞退劳动者的,应当提前30天通知职工本人,并给予经济补偿。包含下列情况: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或者不符合国家和本
2022-06-12 15,340 -
解除劳动合同无须补偿经济赔偿金的情况有哪些??哪些情况解除赔偿
解除劳动合同无须补偿经济赔偿金的有哪些情况? (一)协商解除:劳动者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022-03-18 15,340 -
哪些情况下被解除劳动合同不给补偿金
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形下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可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过失性辞退; (三)特殊情况下劳动合同终止。
2022-07-02 15,340 -
非常规开除在什么情况下有补偿金?
非常规开除 《中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有违法、违约行为的,劳动者可以随时或者立即
2022-04-15 15,340
-
01:33
被公司开除有什么补偿
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
13,496 2022.04.15 -
01:24
经济赔偿金和经济补偿金区别有哪些
两者的支付条件不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一般包括劳动者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法执行裁员、双方共同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以及合同到期是否重新签订的情况。而赔偿金是用人单位一方想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选择继续履行合约,也可以不履行
4,006 2022.04.17 -
01:25
遗嘱在哪些情况下有效
根据继承法的相关规定,遗嘱指的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生前的遗产或者其他事务所做的个人处分,并且于立遗嘱人死亡开始发生效力的一种法律行为。 出现以下情况,遗嘱的即可生效: 1、立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
9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