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涉及哪些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或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 1. 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也是一种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但是刑法将这一常见的行为方式单独列举予以明示。 2. 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犯罪工具、寻求犯罪工具及加工犯罪工具使之适合犯罪的需要。 其他犯罪预备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 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 (2) 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爬楼入窗技术。 (3) 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 (4) 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 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 (6) 勾结、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 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追踪的计划,等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为人具有以下行为的可以认为是预备犯罪:1、准备犯罪所需的工具;2、练习犯罪的方式手段,包括以犯罪手段伤害动物;3、对犯罪对象以及犯罪地点进行调查;4、排除犯罪障碍;5、拉拢共同犯罪的对象。
以下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 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包括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等。
-
有哪些属于预备犯罪的行为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①准备工具;②练习犯罪的手段,③进行犯罪前的调查,④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⑤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
2020.10.07 115 -
信用证诈骗行为涉及哪些犯罪
信用证诈骗罪需要以下犯罪构成: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3、犯罪客体是国家的信用证管理制度和公私财产所有权;4、客观方面由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使用作废的信用证,骗取信用证以及以其他方法进行信用证
2021.10.14 25 -
犯罪预备行为按哪些情形认定
犯罪预备行为按下述情形认定: 1、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准备行为有五种:准备工具、练习犯罪手段、犯罪前调查、排除犯罪障碍、勾引共犯; 2、犯罪的目的是实施犯罪,这对决定准备行为的性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
2022.04.14 229
-
哪些是犯罪行为预备,预备又是哪些?为哪些还是犯罪?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
2022-07-31 15,340 -
哪些法律规定涉及犯罪预备阶段
犯罪预备阶段不一定可以定罪。因为犯罪预备行为毕竟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所以只要没有造成伤害后果,就不需要承担为刑事责任,就可以不予定罪。法律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
2023-09-07 15,340 -
哪些行为只是犯罪预备?
1、准备用以杀伤被害人或排除被害人反抗的器械物品的,如购买匕首、寻找棍棒、绳索等; 2、准备用以排除犯罪障碍的器械物品的,如准备斧头砸门,准备锯错撬锁等; 3、准备用以到达或逃离现场的交通工具的; 4
2022-11-11 15,340 -
犯罪预备的内容有哪些?哪些行为称得上是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有以下两种内容 一、为犯罪准备工具。 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造、改造、找寻、购买等多种方式,其目的是为犯罪准备最合手、适用的工具。如为杀人而购买刀子,或自制利刃、火器等,为盗窃准备撬压工具、攀登
2022-07-31 15,340
-
02:34
涉黑涉恶犯罪包括哪些内容
涉黑涉恶九类案件主要包括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非法拘禁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开设赌场罪等9类犯罪。具体内容是: 1、强迫交易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
1,506 2023.01.04 -
00:51
离婚涉及到哪些问题
离婚会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男女双方感情是否破裂,有无和好的可能,如双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可以认定为双方感情破裂; 2、夫妻共同财产和共同债务的处理:双方离婚,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时候,原则上是一人一半,但是法律也有倾斜保
2,921 2022.05.11 -
00:54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什么机关
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监察机关处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发现证券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发现公职
6,80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