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写借条该注意的事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个人写借条该注意的事项 借条本身必须是一张完整的纸,不能是撕过或裁剪过的纸张,曾有一个真实的是:一个借款人分几次偿还借款,每次偿还就书写在借条的下部,最后,贷款人把下部撕去,否认借款人前面几笔还款的事实,将借款人告上法庭,要求其全额偿还。借款人以借条有撕去部分作为抗辩,最后被法官结合其他证件采纳借款人,判决贷款人败诉。 1、借条的书写人一定要由借款人书写,而不是由贷款人书写 这样可以防止借款人以贷款人擅自书写内容为由,拒绝承认借条的有效性。 2、借条尽量简洁明了,不要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比如:A借B一万元……这样的语言无法明确是谁向谁借钱,应当用“借给”而不是“借”,没有明确方向性。 3、不要书写借条的原因关系 比如:因为什么原因借钱,这个与借条本身无关,如果加入就可能产生附带条件的借贷民事行为,导致借款人引用该条件进行抗辩。 4、尽量附带借款人和贷款人的身份证号码 体现在借条中,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确认借条当事人的过程。因为,有时候日常用名与其身份证上的名字是不同的,如果借款人是用化名或小名交往和书写借条的,那么,该借条的签名就存在重大瑕疵。 5、也是最重要的,借款人的签名一定要亲眼所见 如果借款人利用他人之手来签署名字,就会导致借条失去证明力,因此,不要接受已经书写好的借条或事后书写的借条,必须要求借款人当面书写借条。 按手印并不是借条的必备要素,因此只要借条的内容真实可信并且符合法律的规范性,同时也是双方真实意愿和事实的表达,并且有双方当事人的签字盖章,那么即使没有按手印,该借条也是属于具有法律效力的,也是可以进行起诉的。 借条——甲借用已的钱(物)时,甲给已开具的借款(物)证明,借条上应该写清楚借款(物)人的姓名、借款金额(所借之物)、还款(物)日期,这几项最为重要的内容。那么借条的有效期是多久呢?如果过了有效期我们应该怎么办?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写借条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有下列注意事项: 1.书写字据,字里行间,不宜有空格空行,否则容易被持据人增写其他内容。 2.数字要用大写,防止对方篡改。 3.标的物应写清楚。 4.内容表述要清晰。不要使用有歧义的词语。
2021.04.17 170 -
-
写借条应该注意的事项有什么
(一)借条内容要尽量完善。 要写清欠款的数额币种、或者物品的数量以及名称、品质、规格或者型号等基本自然属性,拖欠的原因,返还的日期,逾期未还的法律后果,还要写清债权人、债务人的准确名称或者姓名,最后要由债务人署名或者签章并写清出具的日期。
2021.03.07 124
-
个人写借条该注意的事项,怎么规定
个人写借条该注意的事项 借条本身必须是一张完整的纸,不能是撕过或裁剪过的纸张,曾有一个真实的是:一个借款人分几次偿还借款,每次偿还就书写在借条的下部,最后,贷款人把下部撕去,否认借款人前面几笔还款的事
2023-08-28 15,340 -
写借条的注意事项
借钱时一定要打借条,如果不打借条,一旦发生纠纷将很难保障债权人的权利。借款时如果明知对方将用于非法活动,不要借款给对方。借条中的借款利息,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的部
2022-05-29 15,340 -
写借条的注意事项?
借条的注意事项如下:1。在民间借贷中,借据是主张债权的重要凭证。因此,借款给他人时,应要求对方出具规范、无涂改的借条,并附上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向对方支付贷款时,尽量通过银行转账,并保留转账凭
2021-11-11 15,340 -
写借条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写借条该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最好由借款人亲自书写,但要求遵照出借人同意的方式和内容。 写明借款人: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等,借款人姓名要规范,不要用小名、绰号等。 出借人信息同借款人一致。 借条中应包
2023-03-10 15,340
-
01:10
写起诉书有哪些注意事项起诉书也就是起诉状,在民事案件中,标题一般是“民事起诉状”。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按顺序写成:1、原告的身份信息。原告是个人的,应当写明原告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原告方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
3,771 2022.04.15 -
01:13
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作为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房屋产权是否符合出售条件。2、卖方是否有权出售房屋。3、房屋价格与同地段同类型房屋是否相符。4、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是否合理。5、合同中约定的过户、交付时间是否合理。6、违约责任的约定对买卖双
1,823 2022.04.15 -
01:19
审合同注意事项审合同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这五个方面: 一、注意合同的目的性。只有了解合同目的,才可以弄清楚合同各方的真实意思、确定合同的性质及合同的准确名称、“规划”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后果、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二、注意合同的有效性。 合同有效性事实
2,81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