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相关法律依据,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试用期工资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一条,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试用期主要由《劳动合同法》规定,有以下内容: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其他。
试用期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及试用期应当包括在劳动合同的期限内等内容。
-
关于试用期工资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法律规定试用期工资为该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有相关规定。
2020.03.29 124 -
试用期内员工有哪些相关法律法规
员工试用期的法律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其他。
2020.08.31 173 -
关于试用期法律规定有哪些?
关于试用期的具体法律规定为: 1、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3、对于试用期的期限,应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进行确定。
2020.03.12 178
-
试用期规定有哪些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
2023-01-31 15,340 -
相关的试用期相关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1、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试用期的长短与劳动合同的期限挂钩,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3、
2022-11-22 15,340 -
试用期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试用期的长短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协商决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按下列标准约定试用期: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
2022-11-28 15,340 -
相关法律依据有哪些
2004年5月1日起,《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正式实行,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同时废止。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以往由《办法》规定,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其他案件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也是
2022-10-18 15,340
-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622 2022.04.17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379 2022.12.11 -
00:59
个人债务置换法律依据有哪些个人置换的债务必须是依法可以进行置换的,合法有效存在的债务,且债务人必须取得债权人的同意,才能依法进行债务置换,具体情况为: 1、债务置换是债券持有人作出决定卖出一个或多个目前所持有的债券,以交换其他被认为是相同或类似的市场价值的债券的一种
750 20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