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行为的含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和意志主导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根据递进式犯罪构成体系理论,危害行为是构成要件的应当性或犯罪客观方面的核心要素。1、危害行为是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由行为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2、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犯罪分为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危害行为不等于违法行为,但如果是这样的危害行为,情节严重、社会危害大的,属于违法行为,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的,公安机关有权依法立案侦查,维护其合法权益。
《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危害行为,是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危害行为表现形式如下: 1、作为。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 2、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当为而不为。
危害行为的判断标准: 1.有体性。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动静,包括积极活动与消极静止。动物没有行为;单纯的思想、态度、观点和所有存在于内心的情感活动不是危害行为,但是发表言论属于行为的范畴。 2.有意性。危害行为是在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下实施的身体活动。无意识的行为不属于危害行为,如梦游、被人推倒而撞坏财物;无意志自由的行为也不属于危害行为。例如,张三被李四强按着刺伤王五,张三无意志自由,其行为不属于危害行为。 3.有害性。危害行为的本质在于法益侵害性,包括对法益的实际侵害和侵害的危险。
-
-
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是指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案外人故意破坏和扰乱正常的诉讼秩序,妨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行为人实施的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应为而不为)两种情况,即并不只有作为的行为才能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 如拒不
2020.06.28 132 -
偷盗行为的危害
法律分析:盗窃行为只要出现了法定的结果,即非法占有了他人的财物,那么就能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首先,盗窃,使国家、单位及他人蒙受了损失。二是影响当地群众、单位及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再次,偷窃行为毁掉的也是个人的前程和幸福。
2020.05.09 599
-
被称为抽象危险犯的含义
所谓具体危险犯就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合法权益造成的具体危险结果作为犯罪构成必要条件的危险犯。 刑法分则中,具体危险犯有诸如“足以发生危险”、“引起危险”等明示性规定。 它的特征概括
2022-07-22 15,340 -
危害行为的基本特征都包含哪些
规定的危害社会犯罪行为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作为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实施的刑法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作为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如果行为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即违反不当为的义务而实
2022-09-02 15,340 -
重婚行为的危害
在实践中,重婚行为的情节和危害有轻重大小之分。根据本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所以,有重婚行为,并不一定就构成重婚罪。只有情节较为严重,危害较大的重婚行为,才构成犯罪
2022-04-22 15,340 -
盗窃行为的危害
盗窃行为只要出现了法定的结果,即非法占有了他人的财物,那么就能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首先,盗窃,使国家、单位及他人蒙受了损失。二是影响当地群众、单位及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再次,偷窃行为毁掉的也是个人的
2022-05-14 15,340
-
01:14
非法行医的危害有哪些非法行医,指的是行为人在没有医生执业资格的情况下,从事治疗活动,包含在医疗机构中从事治疗活动以及擅自开业从事治疗活动。 非法行医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因行为人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性功能障碍,或造成就诊人中
1,413 2022.04.15 -
01:21
包庇罪行为包含哪些情形包庇罪的行为包括有以下三点: 1、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 2、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予以包庇的行为; 3、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包庇罪的量刑标准是以下两点,分别是: 1、明
1,432 2022.09.06 -
01:12
什么样的行为算故意伤害故意伤害罪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故意伤害罪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具体情况如下: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的方式,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既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2、损害
1,33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