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什么小事可构成犯罪

什么小事可构成犯罪

2022-08-24 10:4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24回复

专业分析:

1、从网上购买仿真枪送给亲戚朋友的孩子。有些商家为迎合消费者,会把仿真枪做很真,但如果太“真”了很可能被鉴定为“枪支”,从而构成《》一百二十五条、一百二十八条的“非法买卖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罪”。2、知道租客在屋内“卖淫”、“吸毒”,却不制止,可能会构成“容留卖淫罪”、“”。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小偷小摸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小孩构成犯罪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
    小孩构成犯罪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

    孩子构成犯罪可以会免于刑事处罚,但是要看其是否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如果行为人构成犯罪,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不需要接受相应的刑事处罚。

    2020.05.20 128
  • 未成年人可以构成什么犯罪
    未成年人可以构成什么犯罪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0.12.19 316
  • 小孩子构成犯罪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
    小孩子构成犯罪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吗

    孩子构成犯罪如果不负刑事责任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0.09.17 141
专业问答更多>>
  • 哪些小事可构成犯罪的

    构成犯罪的小事包括:知道租客在屋内“卖淫”却不制止;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从网上购买仿真枪送给亲戚朋友的孩子。分别可能构成容留卖淫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买卖枪支罪。

    2022-06-25 15,340
  • 哪些小事构成犯罪

    1、从网上购买仿真枪送给亲戚朋友的孩子。 有些商家为迎合消费者,会把仿真枪做很真,但如果太“真”了很可能被鉴定为“枪支”,从而构成《刑法》一百二十五条、一百二十八条的“非法买卖枪支罪”、“非法持有枪支

    2022-06-29 15,340
  • 犯罪构成和犯罪构成是什么

    犯罪主体:即人。一般的犯罪对犯罪主体只要求达到刑事责任能力、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就能成立,但刑法上有一些犯罪则要求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行为人还必须具备某种特殊的身份才能成立犯罪主观方面:即犯罪的意图。说明犯

    2022-03-14 15,340
  • 刑事犯罪构成构成犯罪吗

    属于。 违法行为中只有违反刑事法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才是犯罪。 对一切违法行为,都要按其性质和程度依法处理,必要时给予法律制裁。 违法就是指违反现行法律,给社会造成一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违法行

    2022-05-15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投毒构成什么犯罪 01:18
    投毒构成什么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投毒可能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这种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犯罪分子国家对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

    4,230 2022.04.15
  •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00:55
    替人顶罪构成什么犯罪

    替人顶罪构成包庇罪。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帮助其逃避刑事追究,故意顶替犯罪的人欺骗司法机关的,构成包庇罪。这里的“明知”,应当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结合行为人的认知能力,接触被窝藏、包庇的犯罪人的情况,以及行为人和犯罪人的供述等

    3,730 2022.05.11
  •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01:35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

    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龄达16周岁并且具备了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成为寻衅滋事罪的主体。 2、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要件主要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

    1,173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