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期犯罪怎么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假释期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并数罪并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以下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假释期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并数罪并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以下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
假释期间犯新罪的如何判刑
在假释期间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对新犯的罪作出相应的判决,并按照数罪并罚的相关规定,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应当判处和执行的刑罚。
2020.07.08 317 -
假释犯罪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怎么办
假释犯罪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在假释考验期间,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未作出其他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并依照本法的规定罪并罚。判决宣告后新犯罪并罚是指判决宣告后,刑罚执行完毕前
2022.04.17 914
-
假释期满再犯罪怎么判刑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
2022-06-12 15,340 -
假释期犯罪如何判刑
假释期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并数罪并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以下规定,
2022-06-04 15,340 -
在假释期间内犯新罪怎么判刑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
2021-12-27 15,340 -
假释期间又犯盗窃罪怎么判刑
假释期间又犯盗窃罪的,要看盗窃的数额。1000元以上不满2500元的,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个月或单处罚金;2500元以上不满4000元的,处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4000元以上不满7000元的,处
2022-03-17 15,340
-
01:13
假释期犯新罪要重判吗
对于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第七十一条、第八十六条的有关规定,属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情形,此时应当撤销假释、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已经执行完毕的刑期进行扣除,将剩余没有执行
1,080 2022.04.17 -
01:06
无期徒刑可以假释吗
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实际执行至少十三年的时间,若有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的,则允许假释。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准之后,可不受以上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及因为故
1,760 2022.04.17 -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687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