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什么条件会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满足以下的条件会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要指监管机关的正常秩序,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严重不负监管职责,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同私放在押人员罪一样,只有司法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过失,但这是针对在押人员脱逃这一后果而言的,对于其玩忽职守的行为,则表现为明知故犯。故意不能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属私放在押人员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构成为: 1、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严重不负监管职责,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过失。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严重不负监管职责,致使在押人员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为过失。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由什么构成?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由下列要件构成: 1、本罪主体只能是负有监押在押人员的司法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一般是出于过失; 3、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法律、规章、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秩序; 4、客观方面存在负有监押在押人
2020.08.07 134 -
如何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要件有: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要指监管机关的正常秩序;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主观上是过失的心态;客观上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严重不负监管职责,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020.09.08 139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是什么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一)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 (二)在主观方面是过失或者是间接故意; (三)客体是是国家司法法律、规章、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秩序; (四)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
2020.03.04 94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构成条件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严重不负监管职责,致使在押人员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022-06-08 15,340 -
哪些条件会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法律、规章、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
2022-06-04 15,340 -
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要指监管机关的正常秩序。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严重不负监管职责,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
2022-06-04 15,340 -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构成要件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严重不负监管职责,致使在押人员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022-06-06 15,340
-
01:27
刑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刑拘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适用刑事拘留的只能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2、必须要具有法定紧急情形。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犯罪后打算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到的人指认犯罪的; (3)拒不告知真实姓名、地址,
3,200 2022.10.12 -
01:02
申请假释要满足什么条件
申请假释要满足以下条件: 1、法定的对象。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法定的实质
954 2022.11.21 -
01:12
借款合同担保人要满足什么条件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担保人要满足的条件 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有资格作为保证人的主体包括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除此之外,我国担保法规定了以下几类不得作为保证人的主体:1、国家机关。除非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
1,40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