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了还能继承对方遗产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以后,一方就不再是对方的配偶了,所以对方的遗产,离婚一方没有权利继承。但是,子女仍然是双方的,这个不能因离婚而解除,所以,子女仍然有权继承对方的财产。 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法定继承人顺序如下: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前夫死亡后女方再婚的,能不能继承前夫的财产要依据继承的方式而定,如果是法定继承的,前妻并不是法定的继承人,不能继承前夫的遗产,但如果是遗嘱继承,则不受限制。
离婚了,不可以继承遗产。夫妻双方在离婚后,双方都不再是对方的配偶,也就没有继承权了,毕竟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男女双方不再是配偶关系后,法定继承权也应当立即消失,在一方去世后,另一方不可以继承对方的遗产。
-
继承了生父遗产还能继承继父的遗产吗
继子女继承了生父母的遗产,如果他与继父母形成了扶养关系,还可以继承继父母的遗产。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
2021.01.23 147 -
离婚后一方遗产能继承吗
离婚后一方遗产不能继承。 我国法律规定,配偶、子女、父母是法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但是如果夫妻双方已经离婚的,即双方的婚姻关系已经解除,已经不存在法律关系,则前妻或者前夫对于前配偶的遗产不再享有继承权。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第一、二款规定
2021.03.15 97 -
夫妻离婚后还能继承对方财产吗
夫妻离婚后不能继承对方财产。理由如下: 1、因为配偶继承对方的遗产,必须以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的存在为前提; 2、夫妻已经离婚的,那么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即告解除,不再具有配偶的身份,那么也就不能继承另一方的财产。但如果夫妻一方在另一方去
2022.05.18 360
-
离婚后还能继承遗产吗
你无权直接继承,但如果你离婚时候该遗产没有发生分配,且你离婚协议也没有涉及该部分权益,则你可以基于离婚未处理的权益要求分割该部门共有权益,但是,你离婚已经超过一年以上,也丧失要求分割未处理的共有权益.
2022-02-05 15,340 -
遗嘱给了别人对方的财产还能继承吗
不能遗嘱继承又称“指定继承”,是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遗嘱继承是由设立遗嘱和遗嘱人死亡两个法律事实所构成,它分别具有设立效力和执行效力 1、被继承人生前立有合法有效的
2022-07-09 15,340 -
继承了生父遗产还能继承继父的遗产吗
林某的生父早年去世,母亲于1985年改嫁,林某当时14岁,姐姐已婚,林某仍与姐姐住生父的房子,生活费由继父和母亲供给。林某16岁到继父家生活,后来又到原籍继承了生父的房屋,但在经济上仍与继父来往。继父
2021-01-21 15,340 -
离婚时女方还能继承父亲的遗产吗
1、如果是法定继承得来的遗产,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女方可以要求分割;2、如果是基于遗嘱继承得来的遗产,则属于个人财产,则女方不可以要求分割;3、
2022-10-20 15,340
-
01:47
犯重婚罪能继承遗产吗
我国继承法中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是配偶、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这里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亲生父母、养父母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重婚罪是指一方在有配偶
1,551 2022.04.17 -
01:21
离婚子女有遗产继承权吗
离婚子女当然也有遗产继承权,离婚并不会让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就此结束,子女作为法定继承人,当然能够继续享有继承权。子女继承权是指,继承法赋予子女取得父母遗产的权利,这是一种法定的权利。这里面的子女就包括了亲生子女,也就是婚生子女和非婚生
2,780 2022.04.17 -
01:17
事实婚姻能否继承遗产
事实婚姻是指,男女双方虽然没有经过登记结婚,但是实际上已经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而且已经得到了街坊邻居的认可。由于我国实行婚姻登记制度,男女双方如果想要缔结婚姻的,必须拿着身份证件,前往有权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同时,根据我国
2,67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