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法规定了海关享有哪些权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海关法》第六条规定,海关可以行使下列权力: 1、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查验进出境货物、物品;对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扣留。 2、查阅进出境人员的证件;查问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嫌疑人,调查其违法行为。 3、查阅、复制与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录像制品和其他资料;对其中与违反本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牵连的,可以扣留。 4、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检查走私嫌疑人的身体;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扣留;对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时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 5、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海关在调查走私案件时,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除公民住处以外的有藏匿走私货物、物品嫌疑的场所,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进行检查,有关当事人应当到场;当事人未到场的,在有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可以径行检查;对其中有证据证明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可以扣留。 6、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的范围,由海关总署和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有关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7、在调查走私案件时,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 8、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个人违抗海关监管逃逸的,海关可以连续追至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将其带回处理。 9、海关为履行职责,可以配备武器。海关工作人员佩带和使用武器的规则,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 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海关行使的其他权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海关罚款有哪些
海关对处罚幅度的规定有两种方式: 1.直接规定具体限额范围,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的,没收走私货物及违法所得,可以并出100万元以下罚款。此处,就直接设定了100万元的最高处罚限额。 2.与违法行为的危害相关联,偷逃应纳税款但未逃避许可证
2020.10.11 213 -
马来西亚海关入境规定有哪些
马来西亚海关入境规定有: 1、中国公民进入马来西亚前需要在海外申请签证; 2、马方对携带现金的金额没有具体限制,但据了解,其基本参考标准至少为1500马元; 3、机场当局严格审查中国游客尤其是30岁以下的妇女。如果发现当事人短时间内频繁来马
2022.04.12 4,537 -
-
海关规定海关法律有哪些规定
港口岸线使用人不得擅自变更已批准的港口岸线使用范围和用途。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批准程序办理变更手续。港口岸线使用人不得擅自转让港口岸线使用权。确需转让的,出让人与受让人应当共同提出转让申请,报原审批机
2022-04-10 15,340 -
海关担保人有哪些权利
1、海关事务的担保人,其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货币; 2、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单等财产和财产权利,可以用于担保。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第六十八条担保人可以以下列财产、权利提供担保
2023-05-20 15,340 -
海关执法职权有哪些?
海关进行稽查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查阅、复制被稽查人的帐簿、单证等有关资料; (二)进入被稽查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货物存放场所,检查与进出口活动有关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货物; (三)询问被稽查人的法
2022-10-15 15,340 -
海关法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有哪些
1、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走私货物、物品
2022-08-09 15,340
-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356 2022.12.11 -
01:08
商标权人享有哪些权利根据《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商标权人依法享有商标专用权。商标专用权主要包括下面几点内容: 第一,使用权。商标权人有权在其注册商标核准使用的商品和服务上,或者在相关的商业活动中使用该商标; 第二,独占权。没有经过商标权人的许可,许任何人
2,043 2022.04.15 -
01:20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有哪些规定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是合同法第52条到第59条。其中,合同法第52条以及第53条主要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了以下情形:1、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的行为,从而订立合同,同时损害了国家利
6,85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