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决定书取消的条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想要撤销工伤认定决定,需要满足以下几种情况: 1. 经查明的确有证据表明职工不符合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等法律规定的工伤认定条件。 2. 在工伤认定申请中,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是否存在故意隐瞒案件事实、提供虚假材料或其他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行为。 3. 工伤认定部门是否存在严重违反程序性规定,例如管辖权错误或存在腐败、枉法等行为。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如果有以下情形之一,有关单位或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认定程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管理条例》第十二条是这样的:第十二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涂改、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所以,此类转让都是不合法的,出现纠纷时,是不受法律支持的.你只能采用网吧整体转让,类似于企业股权变更的变通方式来处理.持双方协议到工商局变更,不收费.
-
-
工伤认定决定何时生效,有什么相关的法律规定
一、自作出之日起,立即生效; 《工作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
2024.05.25 21 -
借条还清后证明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债务人还清借款后会将借条索回,或者让债权人出具债务人已经归还了借款的收条。本案的特殊性就在于,原告凭借一张借条原件起诉,但被告却主张诉争借款已经还清,并提供了相应的还款凭证,而原告虽然承认收到了还款,但却主张该还款系用于归还另一笔借款,不是
2024.06.16 16
-
规范消防方面的法律及相关规定
目前在规范消防方面的法律及相关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规范消防部门的工作效率方面没有明确规定,而《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二十四条之规定即公安
2022-03-16 15,340 -
相关法律如何规定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的流程: 一、申请。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未提出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
2022-06-19 15,340 -
遗嘱的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的效力取决于遗嘱的形式。如果遗嘱是以自书形式出现的,那么遗嘱必须由遗嘱人本人亲笔书写,并在结尾处签名。此外,遗嘱的有效期必须详细到年、月、日。同时,如果遗嘱是以
2024-12-01 15,340 -
恶意欠薪的认定及相关法律规定
1,恶意欠薪的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2,对于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违法用工且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也依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进行处罚。3,相关规定:(1)《刑法》规定:第二百七十
2022-02-26 15,340
-
00:57
格式条款法律规定格式条款又称为标准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条款与普通条款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可以明确分配风险、增进交易安全,便于国家宏观调控等等,但同时其自身也存
3,820 2022.04.17 -
01:25
竞业限制相关法律法规与竞业限制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用人单位可以和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竞业限制条款。与此同时,可以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先
3,921 2022.04.15 -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1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