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罚走私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走私罪是指单位或个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 对一般的走私行为,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依照第刑法一百五十一条处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物品、货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处罚;走私毒品的,依照第三百四十七条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走私罪如何处罚
走私罪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等多个具体罪名,应根据具体罪名进行处罚,如果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的,一般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
2020.06.09 115 -
走私罪该如何处罚
对走私罪的处罚是,偷逃应缴税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0.07.10 173 -
走私文物罪如何处罚
对于构成走私文物罪的既遂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应对其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罚: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5.16 133
-
走私罪如何处罚
走私判决的年限与走私金额和走私物品有关,最多判处无期徒刑。走私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故意违反海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以各种方式运送违禁品进出口或者逃避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其具体罪名包括:走私武器、弹
2021-12-02 15,340 -
走私罪如何处罚
走私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故意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通过各种方式运送违禁品进出口或者偷逃关税,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
2020-12-07 15,340 -
走私罪如何处罚
1、走私普通货物罪的立案标准为涉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5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涉所谓“应缴税额”,是指进出口货物、物品应当缴纳的进出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税额。 2、走私罪的处罚为偷
2023-04-11 15,340 -
走私罪如何处罚
(1)走私货物、货物逃避应纳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因走私受到二次行政处罚后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逃避应纳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2)走私货物、货物逃避应纳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2022-01-05 15,340
-
00:57
走私假币罪如何处罚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走私假币罪的,依法可被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行为人的财产,同时具有以下严重情节的,可在此量刑的幅度内进行量刑: 1、行为人走私或伪造假币的总金额达5000元以上不足50000元,或假币数
1,358 2022.04.17 -
01:07
走私废物罪如何处罚走私废物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海关及国家关于固体、气态、液态废物的管理规定,逃避海关检查和监管,将境外的固体废物、气态、液态废物运输至境内的行为。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主要是海关监管制度、以及国家禁止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进境的制度。 根
1,198 2022.04.17 -
00:59
走私文物罪如何处罚走私文物罪,指的是个人或者单位违反了海关和我国文物保护的相关法规,擅自携带、运输、邮寄我国明文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走私文物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单位或者是个人,在主观方面,必须表现为出于故意的行为,其主要的犯罪对象是国家明文禁止出口的文物。
45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