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因故提出辞职,用人单位应如何操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擅自解雇劳动者,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寻求法律救助: 1. 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并在申请时提交以下文件: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 2. 提交申请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安排立案,并为双方安排举证期和答辩期。随后将进行开庭审理,之后仲裁委员会将就双方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仲裁委员会将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裁决书将在60天内作出,对于裁决不服的情况,劳动者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 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可以继续前往新单位工作,不会受到影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即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
员工因身体原因不能工作,用人单位不让辞职没用,因为辞职属于法律赋予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员工辞职,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期满解除劳动合同。
-
单位社保人员转出如何网上操作流程
单位社保人员转出网上操作流程: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选择“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申请”;填写本人基本信息和转移信息;通过认证后即可完成申请。申请之后还可以利用“社保关系转移进度查询”模块,查看申请审核结果、跟踪转移进度。
2021.05.31 45 -
单位为员工补缴社保如何操作
单位为员工补缴社保方式如下: 1、社保局缴纳。对于本地人来说,是可以直接到社保局去办理的,可以交城镇职工社保,也可以交城镇居民社保; 2、中介代缴。选择一个合适的社保代理机构代为缴纳,是最直接最省心的补救办法,但缴纳的数额会较高,需要支付的
2022.12.20 41 -
用人单位强迫员工提出离职或者辞退怎么办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也就不用等一个月了。
2020.10.01 207
-
比如用人单位聘用无操作证人员工作出现死亡事故应当怎样赔偿
只要建立了劳动关系,并且该员工是因工作原因导致死亡,应按工亡赔偿。当然,如果不是此类情况,需根据详细情况进行确定赔偿方式。
2023-06-01 15,340 -
用人单位个税申报应如何操作
个人直接到税务机关申报 1、领取申报表: 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申报的,领取《个人所得税申报表(适用于年
2022-05-31 15,340 -
辞职后用人单位如何取消员工
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08-07 15,340 -
员工提出辞退用人单位应否予以赔偿?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与辞职的区别: 1、解除劳动合同是履行合同的一种行为,通过解除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反映了劳动者和单位双方的意愿; 2、辞退职工则是用行政手段根据单位一方的意愿终止劳动关系,带
2023-03-25 15,340
-
01:01
单位如何调员工社保基数单位调员工社保基数流程如下: 1、申请调高缴费基数的,可以通过登录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自助经办系统自行申报; 2、申请调低缴费基数的,需要携带调整时段中各相应年度个人实际收入凭证原件及复印件,至参保所在地的社保分中心柜面申请调整。 根据
12,568 2022.04.18 -
01:39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如何处理工伤是指,劳动者因工作而受伤,因此,被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有权享受,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发生工伤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产生了关于工伤待遇的争议,这时候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纠纷可以按照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来处理。换句话
25,564 2022.04.15 -
01:10
因病死亡单位如何补偿因病死亡单位的补偿。要获得单位的补偿,需要认定为工伤。若因病死亡构成工伤,单位应当给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如下: 1、丧葬补助金。一般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
1,97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