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房合同签订期间里房主可以买卖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但按照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租赁期结束时必须让租户搬走,不能损害租户的合法权益。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租赁物在租赁合同占有期限内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出租人出售出租屋的,应当在出售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的权利;但是,除非房屋由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售给近亲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二十六条,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 但是,房屋按份共有人行使优先购买权或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给近亲属的除外。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承租人在十五日内未明确表示购买的,视为承租人放弃优先购买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房屋买卖合同与网签合同不一致的,如果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应该视合同有效,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起诉致法院。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一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相关条款、性质、目的以及诚信原则等予以解释。
房屋租赁合同期间房屋买卖可以,买卖对租赁关系不产生任何影响,原租约继续有效。出租人欲出卖作为租赁标的物的房屋时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购买,并应当于出租人履行通知义务后的十五日内作出明确表示。
-
-
房屋租赁合同期间可以买卖吗?
房屋租赁合同期间可以进行房屋买卖。租赁期间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
2021.01.26 148 -
房屋租赁合同期间,房屋买卖可以吗
房屋租赁合同期间,房屋买卖可以的。但是出租人在租赁期间买卖房屋时,不得妨害承租人行使优先购买权,否则,出租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该房屋买卖合同。
2021.01.04 276
-
买卖房屋可以签订购房合同吗
预售合同才可以转让,购房合同不可以转让。 但是应该是有条件的。1.转让人必须持有经过登记备案的预售合同和转让合同才能成为转让人,未登记备案的预售合同不得转让。2.预售合同转让的标的物必须是尚未竣工的,
2022-08-16 15,340 -
廉租房可以买卖吗,廉租房买卖合同怎么签
廉租房可以购买的,那么购买廉租房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廉租房可以购买的还要注意相关的程序。廉租房可以购买的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申请。申请的家庭一般会推举一名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向他的户口所在地的街
2022-07-26 15,340 -
买房买卖合同签订后毛坯房可以不签吗
首先,应重点明确精装修标准。在与开发商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购房者应明确装修的设计、施工工艺及所有装修项目名称、建材品牌、价格标准及相应的档次、规格、颜色等,未予明确的应详细注明。 其次是质量验收标
2022-07-09 15,340 -
租客在房屋租赁期间与第三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房东可以拒绝收回吗
如果你目前没有书面证据证实原房主明知你分组或者合租,则应依据有关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出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承租人转租,但在六个月内未提出异议,其以承租人未经同意为由请求解除合同或者认定转租合同
2022-02-05 15,340
-
00:55
买房签合同可以代签吗买房合同可以代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订立合同时,要求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也可以委托他人代理,但必须是法律允许代理的范围内委托代理。代签合同是代理行为,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的
2,437 2022.04.15 -
01:14
如何签订租房合同签订租赁合同一定要仔细的阅读合同的相关条款,并且亲自签字确认。签订好的租房合同也要一式两份保管好,直到租期结束。租赁合同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当事人双方的情况,例如姓名,地址;第二,房屋的具体位置,具体情况,装修情况等等;第三
1,812 2022.04.15 -
01:14
商品房买卖合同签名后可以改吗商品房买卖合同签名后可以改吗 因为涂改合同并不属于使合同归于无效的情形,所以原本有效的合同经过涂改仍然有效。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使合同归于无效的情形包括以下五点: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2、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
1,36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