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第16条第1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主管机关收到对外联系机关转交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一)根据本法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认为可以协助执行的,作出决定并安排有关办案机关执行;(二)根据本法第四条、第十四条或者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认为应当全部或者部分拒绝协助的,将请求书及所附材料退回对外联系机关并说明理由;(三)对执行请求有保密要求或者有其他附加条件的,通过对外联系机关向外国提出,在外国接受条件并且作出书面保证后,决定附条件执行;(四)需要补充材料的,书面通知对外联系机关要求请求国在合理期限内提供。执行请求可能妨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机关正在进行的调查、侦查、起诉、审判或者执行的,主管机关可以决定推迟协助,并将推迟协助的决定和理由书面通知对外联系机关。外国对执行其请求有保密要求或者特殊程序要求的,在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的情况下,主管机关可以按照其要求安排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是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相关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一般数额较大的,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数额特别巨大的,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0条的规定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26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章261条规定的是遗弃罪。行为人构成遗弃罪的,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2020.07.25 50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0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0条规定: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10.13 6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6条的规定是,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一般数额较大的,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数额特别巨大的,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
2020.05.25 65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16条
主管机关收到对外联系机关转交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一)根据本法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认为可以协助执行的,作出决定并安排有关办案机关执行;(二)根据本法
2022-09-12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第27条
被请求国要求归还其提供的证据材料或者物品的,办案机关应当尽快通过对外联系机关归还。
2022-09-19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第54条协助
由于请求国的原因导致查封、扣押、冻结不当,对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办案机关可以通过对外联系机关要求请求国承担赔偿责任。
2022-09-18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第16条规定如何?
主管机关收到对外联系机关转交的刑事司法协助请求书及所附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一)根据本法和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规定认为可以协助执行的,作出决定并安排有关办案机关执行;(二)根据本法
2022-09-17 15,340
-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534 2022.04.17 -
0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次修订实行的时间为现行的教育法是2015年实施的。具体如下:公国现行的《教育法》是2015年12月27日修订的,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
3,692 2022.04.17 -
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3,97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