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后果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负责报告的人员,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此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要件应包括: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三)主体要件: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行为。
-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构成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如下: 1、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行为侵害了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3、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者过失; 4、行为人负有报告职责而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
2020.04.02 198 -
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怎么判刑?
构成谎报安全事故罪应当这样判刑: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如果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谎报事故情况,以至于贻误事故抢救,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5.25 91 -
谎报安全事故罪是怎么构成的?
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为对安全事故负报告职责的人员。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
2020.05.13 334
-
谎报安全事故罪怎样构成
1、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是安全事故监管制度。本罪主要是针对近年来一些事故单位的负责人和对安全事故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在事故发生后弄虚作假,结果延误事故抢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的行为而设置的
2021-06-21 15,340 -
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纠正措施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结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10-11 15,340 -
怎样构成了谎报安全事故罪
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构成: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和过失;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秩序; 4.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
2022-06-10 15,340 -
谎报安全事故构成犯罪吗?
构成。当事人涉嫌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最高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有安全事故发生时,负有报告职责的人,不报或者谎报事故的具体情况,延误抢救时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
2022-05-28 15,340
-
01:07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怎么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重大劳动事故罪指的是安全生产设备或者是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因而发生了重大的伤亡事故或者是造成了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包括安全设备以及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且负有直接责任的经营单位
815 2022.04.17 -
01:03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怎么判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过失犯罪,其犯罪主体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属于单位犯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构成该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964 2022.04.15 -
00:53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1、如果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构成犯罪; 2、交通事故逃逸后,未造成人员重伤,也未造成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就不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为: 1、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1,208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