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期间寻衅滋事要怎样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一般情况下缓刑人员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不能在缓刑期间再次违反犯罪,如果不遵守规定故意违反法律就会撤销缓刑,避免犯罪分子再给社会他人造成严重的利益损失。 1、《》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缓刑期间寻衅滋事的处罚: 1、缓刑期间寻衅滋事的,因其违反了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 2、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还应对新犯的本罪作出判决,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与原犯罪数罪并罚。
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一般情况下缓刑人员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不能在缓刑期间再次违反犯罪,如果不遵守规定故意违反法律就会撤销缓刑,避免犯罪分子再给社会他人造成严重的利益损失。
-
缓刑期间寻衅滋事如何处理
缓刑期间寻衅滋事的处理是撤销之前缓刑的判决,然后将寻衅滋事与之前的罪名并罚,做出新的判决。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调查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
2022.04.14 431 -
怎样处罚寻衅滋事
寻衅滋事行为构成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是不构成犯罪的,应给予治安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020.07.23 330
-
缓刑期间寻衅滋事该怎样处罚
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一般情况下缓刑人员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不能在缓刑期间再次违反犯罪,如
2022-08-27 15,340 -
缓刑期间寻衅滋事怎么处罚
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一般情况下缓刑人员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不能在缓刑期间再次违反犯罪,如
2022-08-27 15,340 -
缓刑期间又寻衅滋事罪怎样处罚
缓刑期间犯新罪被收监,前罪和后罪并罚,判的时间算法是前罪期限加后罪期限,寻衅滋事一般都一两年左右。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
2022-07-28 15,340 -
缓刑期间寻衅滋事应该怎么样处罚
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一般情况下缓刑人员要遵守相关规定,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等,不能在缓刑期间再次违反犯罪,如
2022-08-27 15,340
-
01:13
寻衅滋事罪怎样判刑
根据《刑法》相关的规定,寻衅滋事罪的判刑标准为: 出现以下寻衅滋事行为之一,造成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的破坏,依法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管制、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行为人肆意殴打他人,导致情节恶劣的; 2、行为人追堵、拦截、诋毁、辱骂、威胁他人,导致
1,215 2022.04.15 -
01:28
寻衅滋事怎么样处理
普通寻衅滋事若并未造成严重后果,而且违法情节不恶劣的,一般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但是寻衅滋事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后果,而且违法情节恶劣的,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犯寻衅滋事罪的,应当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1,199 2022.04.17 -
01:02
寻衅滋事罪能缓刑吗
如果犯罪分子因触犯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对其适用缓刑:1、寻衅滋事的情节较轻,且实施犯罪后有悔罪表现;2、没有进行再次犯罪的危险;3、若对其适用缓刑,不会对其所居住的社区产生重大的不良影响。
1,11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