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铅弹的量刑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犯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弹药罪,情节严重的,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依《枪弹解释》规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普通非军用子弹500发,气枪铅弹2500发,方能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枪弹解释》明确将气枪铅弹作为非军用子弹的一种予以列举,但是定罪量刑的数量要求是军用子弹的50倍,是一般非军用子弹的5倍。盗窃、抢夺弹药量刑标准也体现类似精神,均按照气枪铅弹是一般非军用子弹数量的5倍标准予以认定。走私弹药罪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存储弹药罪以及盗窃、抢夺弹药罪等罪的犯罪对象相同,量刑标准却如此不同。从保持刑法解释协调性的角度,应当将走私弹药罪与前述罪名的量刑标准统一起来。 《走私解释》颁布于2000年,《枪弹解释》颁布于2009年,虽然两司法解释针对的具体罪名不一样,但是犯罪对象都是弹药。《枪弹解释》体现出最高法院对于“弹药”的最新注解,其对气枪铅弹与其他非军用子弹的差异化评价,相对于《走私解释》更能反映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根据实质解释的立场,遵循体系解释的方法,《枪弹解释》确立的气枪铅弹在量刑的数量要求上5倍于一般非军用子弹的量刑标准,可以作为走私弹药罪量刑的参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私藏铅弹判刑标准: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
非法购买弹药罪的量刑标准?
我国对非法买卖弹药罪的判刑标准是一般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单位犯该罪的,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判处刑罚。
2020.07.22 90 -
网购文物的量刑标准有哪些
买卖文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不知是禁止买卖的文物而买卖的,不以犯罪论处。
2020.10.08 198
-
购买铅弹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在《关于非法买卖气枪铅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研究意见》中明确提出:“考虑到社会上非法买卖气枪铅弹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娱乐或者供他人娱乐,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行为人主观恶性不深,具有悔
2022-07-27 15,340 -
网上购买铅弹量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气枪铅弹因其具有杀伤力,也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非法买卖弹药罪的犯罪对象,买卖气枪铅弹500发(含本数)以上即构成犯罪,将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最高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2022-07-16 15,340 -
网上购买铅弹会被量刑吗
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气枪铅弹因其具有杀伤力,也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非法买卖弹药罪的犯罪对象,买卖气枪铅弹500发(含本数)以上即构成犯罪,将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最高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
2022-06-13 15,340 -
私藏铅弹的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
2022-06-02 15,340
-
00:54
网络洗钱量刑标准
在网络洗钱案件中,如果是自然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则没收自然人实施毒品犯罪、走私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所得财产以及由其产生的收益。并且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
3,278 2022.04.17 -
01:17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量刑标准
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从而侵犯了公共安全,破坏了国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制度,就构成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知道,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主要有下面几种量刑幅度: 第一,违反枪
917 2022.04.17 -
00:51
网络非法经营罪量刑标准
网络非法经营罪情节严重的,司法机关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会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网络非法经营行为是指,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的行为。如果行为人积极地将获得的
1,32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