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定计算的基数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或”职务工资”单独一项作为计算基数。2、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凡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属于实际工资,具体包括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中规定”工资总额”的几个组成部分。但是应当注意一点,在以实际工资都可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时,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等应当扣除,不能列入计算范围。3、在确定职工日平均工资和小时平均工资时,应当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以每月工作时间为21.75天和174小时进行折算。日工资计算方法: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小时工资计算方法: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来确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关于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一般是根据劳动者月工资应得收入确定。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等报酬,但是一般不包括加班费以及非常规性奖金、津补贴、福利。
-
员工加班费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员工加班费计算基数的确定方式如下: 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项工资的总和作为基数计发加班费,不能以单独一
2022.05.23 350 -
关于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劳动关系双方对月工资有约定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来确定。双方对月工资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来确定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
2020.06.08 118 -
关于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劳动关系双方对月工资有约定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来确定。 双方对月工资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应按《劳动合同法》第18条规定来确定正常工作时间的月工资。
2020.11.28 199
-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怎么确定
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在具体折算时,劳动者还需要了解相应的规则。 正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按月发放的工资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资。目前,职工全
2022-05-27 15,340 -
怎么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劳动者加班费计算基数,应当按照法定工作时间内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应得工资确定,劳动者每月加班费不计到下月加班费计算基数中。具体情况如下: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加班费计算基数的,以该约定
2022-06-01 15,340 -
怎么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如何确定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劳动合同的工资项目分为“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等,应当以各
2022-04-04 15,340 -
怎么确定双倍工资计算基数计算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按照双方约定的正常工作时间月工资来确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2022-06-09 15,340
-
01:29
社保缴费基数怎么确定
社保缴费基数如何确定,一般是按照员工个人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作为本年度月社保缴费基数,如果是新入职公司的员工以其本人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社保缴费基数;参保单位则是以其全部参保员工的月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社保缴费基数。 针
4,738 2022.04.15 -
01:01
医保缴费基数怎么算的
医保缴费基数的计算如下: 1、以本人工资确定,本人月工资总额超过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 2、月工资总额低于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9,341 2022.04.17 -
01:08
五险一金的基数怎么算
五险一金缴费基数的计算如下: 1、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2、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3、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0.2%。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
8,001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