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挪用公款罪如何判刑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挪用公款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其他情形,按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标准是: 1、对于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3、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4、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
挪用公款罪如何判刑的
挪用公款罪判刑如下: 1、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
2022.04.14 341 -
挪用公款罪要如何判刑
对于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可以对其按照《刑法》的规定处以最高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2020.12.28 156 -
挪用公款罪一般要怎么判刑?
挪用公款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的公款数额达到巨大标准且行为人拒不归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抢险救灾等救济款物归个人
2020.05.22 128
-
挪用公款罪一般如何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
2022-06-04 15,340 -
挪用公款罪一般如何量刑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量刑: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
2022-06-08 15,340 -
涉嫌挪用公款罪一般如何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
2022-07-05 15,340 -
挪用公款罪一般会被如何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
2022-06-04 15,340
-
00:49
挪用公款一般判多久
一般来说,首先,对于触犯挪用公款罪的,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次,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的情节严重的,则应当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此外,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并且不退还的,则对其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最后,如果行为人挪
1,732 2022.04.17 -
00:52
挪用公款如何量刑
一般来说,挪用公款罪以行为人挪用5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如果行为人进行了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归还,法院可能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刑期可以达到五年以上。在司法实践中,案发前归还本息全部或者部分的
966 2022.04.17 -
00:54
挪用公款如何定罪
挪用公款罪的判刑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
1,28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