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么确定丧失合同履行能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确定丧失合同履行能力: (1)财产明显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财产转移、资金逃避债务; (2)失去商业信誉; (3)债务人在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丧失劳动能力; (4)在支付特定物品的债务中,特定物品丧失。 因此,在上述情况下,注意固定相关证据,作为自己的有利材料,确定履行方丧失履行合同能力后,可以提前终止合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丧失合同履行能力的确定:财产明显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财产转移、资金逃废债务;商业信誉损失;债务人在提供劳务或者完成工作的合同中丧失劳动能力的;在支付特定项目的债务中,特定项目会丢失。
-
怎么确定丧失合同履行能力
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 它包括三个要素: 第一、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能力。 第二、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发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第三、先履行方对事实负有举证责任。
2021.03.22 142 -
怎样确定丧失合同履行能力
确定丧失合同履行能力的方法: 1、财产明显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财产转移、资金逃避债务; 2、失去商业信誉; 3、债务人在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丧失劳动能力; 4、在支付特定物品的债务中,特定物品丧失。因此在上述情况下,注意固定相关证
2022.04.08 190 -
如何确定丧失合同履行能力
确定丧失合同履行能力: 1、财产明显减少,包括经营状况恶化、财产转移、资金逃避债务; 2、失去商业信誉; 3、债务人在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丧失劳动能力; 4、在支付特定物品的债务中,特定物品丧失。 因此,在上述情况下,注意固定相关证据
2022.04.15 245
-
应该怎么确定是否丧失了合同履行能力
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它包括三个要素:(一)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能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 1、财产显形减少。包
2022-09-01 15,340 -
该怎么确定是否丧失了合同履行能力
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它包括三个要素:(一)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能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 1、财产显形减少。包
2022-08-27 15,340 -
应该如何确定是否丧失了合同履行能力
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它包括三个要素:(一)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能力。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 1、财产显形减少。包
2022-09-01 15,340 -
如何确定丧失合同履行能力
丧失合同履行能力是指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没有办法继续履行合同,其可能存在恶劣的经营状况、逃避债务的行为或者失去商业信誉的行为表现,此时可以推定其丧失履行能力。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
2022-05-11 15,340
-
00:50
怎么确定运输合同的履行地确定运输合同的履行地如下: 1、运输合同的履行地应为运输始发地、目的地; 2、运输合同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 3、运输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客运合
823 2022.11.21 -
01:43
履行中的合同诉讼期限怎么确定诉讼时效,是一种法律制度,它规定的是确认法律文书和法律事实发生或消失法律效力的时间范围。设定诉讼时效,不是保护债务人,而是促使债权人积极、主动行使债权,从而确保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民事案件千差万别,因此,具体到各个案件,
1,334 2022.04.17 -
01:09
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怎么办合同有效,但不能履行的话,可以变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成立生效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合同。若是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的,属于违约行为,非违约方可以向其主张违约责任,但是属于不可抗力的除
1,133 2022.04.17